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改善心力衰竭预后,HRM能否担起重任?
[2012/5/29 14:20:06]
 全文(共3页)


  建立有中国特色HRM体系是可能的
  根据我国的国情,HRM应是心力衰竭整体管理模式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个模式应该是三位一体的模式,应包括医院的心力衰竭专科医师团队、社区医师和患者HRM。社区医师要进行心力衰竭的专门培训。患者、社区医师和心力衰竭专科医师团队之间要有便捷和畅通的联系方式,如电话、手机信息、网络邮件等,沟通和反馈应十分及时。我们还不可能设立对患者进行遥控监测的体制,如国外已在试行的遥测心电图,甚至遥测血液动力学等,但上述的三位一体的模式还是可行的,再加上建立一个定期的、规则的随访制度,在现阶段,这样做一定会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又不会额外增加过多的费用。
  我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在未来10年必定会继续增高。人口老年化是一个因素,而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效果的提高与改善,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相对于这种增高的趋势,我国心力衰竭防治方面的努力尚显得苍白无力。2年前美国ACC/AHA启动了全美心力衰竭防治的“H to H”项目。该项目的实质是要在临床工作中将医院(Hospital)和患者家庭(Home)有机、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24小时不间断的防治体系,并已获得初步成效。仿照这一模式,结合我国的国情,建设中国心力衰竭防治的模式,应该是中国心血管病医师,尤其是从事心力衰竭工作的医师们努力的方向。尽快尝试建立患者HRM机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该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设计和创新的工作去从事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工作,时不待我,从现在开始,尚不晚矣。
  反方观点:HRM用于心力衰竭管理难以奏效
  临床试验并未获得明确的阳性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绝大部分治疗是在家中进行,只是在发生急性失代偿时才会住院治疗。国外一直十分重视对患者的家庭治疗进行指导和监控,为此近几年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临床试验,总体上讲,即使采用许多新的检测方法包括远程遥测技术,但结果并不一致。Cochrane资料库所作的荟萃分析表明,采用HRM较之常规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并未显著降低(图3)。晚近颁布的一项前瞻性研究(Tele-HF试验)以全因再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为主要复合终点,随访180天,结果是阴性的(图4)。TIM-HF试验也同样是一个阴性的结果(图5)。因此,至少就目前而言,高技术HRM没有取得成功,工作上没有形成突破。因此一些专家认为,与其重视HRM,不如把更多精力和财力放在加强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随访上来,例如增加随访次数,增加随访中检测的项目,把随访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给患者的指导更具体一点,这应该是行之有效的,也应该是我国心力衰竭防治的主要方向。


  图3. Cochrane荟萃分析结果


  图4. Tele-HF试验并未能证实HRM可使心力衰竭患者获益


  图5. TIM-HF试验:主要终点全因死亡率两组无显著差异


[下一页] [1] 2 [3] [上一页] 

wangy8187800  2012/5/31 16:40:17
问题是目前医生重在介入治疗,而忽视心衰的门诊管理。应该有部分非介入医生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