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基于RCT证据的JNC 8:严谨、客观、权威——张维忠教授专访
[2013/12/21 9:24:16]
 全文(共1页)

  针对2014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JNC 8)的更新,《国际循环》编辑于指南发布当天特别采访了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张维忠教授,与广大读者第一时间分享高血压权威专家的精彩解读。

  《国际循环》:JNC 8通篇均为治疗问题,纳入研究没有考虑任何观察性研究,且均为RCT,这种变化与JNC 7相比极为明显,其产生背景如何?没有real world证据支撑的基于RCT的结果能否有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临床获益?

  张维忠教授:近10余年,临床治疗指南对临床实践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各个国家或学术组织均十分重视指南的制订。但从2003年起,不同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存在很多不一致之处,使临床选择面临诸多困难。所以,迫切需要在一些重大基本问题上以一定循证证据为基础制订指南来确认许多观点或推荐。2014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JNC 8)是2008年开始由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IHBL)推荐的专家团队起草并根据循证证据制订的指南,其出台历尽艰辛,最后以团队和循证指南名义发表。指南与RCT的关系为,RCT主要从硬终点角度提供证据,指南确定并整合证据。

  2014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JNC 8)将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起始血压和目标血压定在150/90 mm Hg,这一点与中国指南和欧洲指南推荐相似。中国高血压指南从1999年的第1版即对该人群以150/90 mm Hg作为启动治疗的血压值。2003年和2007年的欧洲指南则是140/90 mm Hg,2013版改为150/90 mm Hg。这些推荐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高血压人群是A级最强的证据。

  《国际循环》:JNC 8将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起始血压和目标血压定在150/90 mm Hg,这一点与中国指南和欧洲指南均有差别,其主要考虑有哪些?

  张维忠教授:不同的种族或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及文化背景差异,当然会影响高血压治疗的实际效果、药物选择及路径。例如,中国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风险主要是以脑卒中为主,影响高血压的因素与西方有所不同,危险因素也不同,所以在制订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时,需借鉴全球高血压人群的基本患病状况,也迫切需要取得中国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20余年,中国的专家学者已做了很多工作并积累了很多证据,有些欧洲指南甚至有引用中国的数据,且在不断增产中,这是我们自己的优势。

  《国际循环》:JNC 8按人种分别作治疗药物推荐,这是否预示着中国需更多的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以积累更多的黄种人证据?

  张维忠教授:和JNC 7相比,该指南有4方面变化: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从140/90 mm Hg调整为150/90 mm Hg;②对糖尿病及慢性肾病(CKD)的目标值从130/80 mm Hg回归到140/90 mm Hg。130/80 mm Hg是JNC 7提出来的,之后在全世界广泛采用;③初始药物从单一的先从利尿剂开始,再联合其他药物,改为4大类药物,即除β受体阻滞剂外,包括ARB、ACEI、CCB及利尿剂,都可作为基础的起始治疗药物;β受体阻滞剂地位显然下降;④治疗路径罗列了3条,从临床实践角度来说,临床实践上可使用的路径,无论治疗持续性、不良反应终止率以及单药增加剂量方面,ARB相对其他种类药物无疑都可能是选择最广的药物或是选择最多的药物。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