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霍勇教授成功完成我国首例“经皮心室重建术”
[2013/10/15 15:52:42]
 全文(共1页)

  心脏“降落伞”挽救心力衰竭患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霍勇教授完成国内首例经皮心室重建术。

  心脏里也能安装“降落伞”?这不是神话,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在科主任霍勇教授带领下,于2013年10月9日在国内率先通过微创介入的方法在两名陈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的心脏内置入了“降落伞”,改善了他们的心脏功能,完成了我国首例经皮心室重建术,实现了国内在该项技术零的突破,距离马来西亚完成的亚洲首例患者仅一个月的时间。

   第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4年前因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接受了急诊支架治疗,但仍然遗留室壁瘤。4年来规律服用药物治疗,但仍然不时发生心力衰竭,也曾在多家医院咨询过室壁瘤的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手术风险高而望而却步。

   第二位65岁的男性患者,今年3月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同样接受了急诊支架治疗,遗留前臂瘤,仅今年就因为心力衰竭住院两次,而由于病情重,咨询过多家医院心外科后也没有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由心内科的霍勇教授、洪涛教授分别为两名患者成功的将“降落伞”放置到患者的心室中,“降落伞”能够减少患者心脏容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目前两名患者恢复良好。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人们对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作为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已经不再陌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心力衰竭却始终威胁着人类健康,5年生存率甚至比某些恶性肿瘤还差。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众多,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为急性心肌梗死。据报道每年全球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心肌梗死;即使患者存活,容易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据估计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约为45/10万~55/10万,目前还呈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损伤以及随后的瘢痕化,导致心脏扩大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尤其是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前壁瘤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心力衰竭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甚至可以导致猝死。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造成巨大的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对于该类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也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是由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本身病情危重,而外科手术创伤较大,对外科手术者的要求也比较高,临床使用受限。基于此,国外最新研发出一种新的器械,可以采用微创介入的方法经股动脉置入一个左室隔离装置,将陈旧前壁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异常收缩的室壁隔离开,从而减少左室容积,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该项技术最早报道于2007年,近年来国外逐渐开展,积累了上百例经验,并获得欧洲CE认证。初步结果显示,可以有效的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霍勇教授表示,虽然经皮左心室重建术是一项前景很好的新技术,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手术的作用,对手术适应证的严格把握和严谨的术前检查准备,是保证该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即使以目前最严格的适应证进行估计,我国每年也有约数万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进行该项手术,相信这项新技术一定能在神州大地上迅速生根发芽、不断推广!

   近年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在霍勇主任的带领下锐意进取,取得的长足的发展。不仅在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治疗方面取得突破,发现降低血压的同时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有效降低国人卒中的发生,荣获多项国家级奖励。同时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介入治疗的心脏中心之一,不满足于过去在冠心病及电生理介入治疗方面取得的成绩,积极进取,不断引进国外新的治疗技术如经皮心室重建术以及用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经皮肾交感神经消融术等,不断为国内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新治疗方式。同时作为国内心血管内科“掌门人”的霍勇教授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促进这些新的治疗方法的规范和有序发展。不仅如此,对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脏病等都建立了规范的随访门诊,使这些患者得到长期规范有效的治疗。不仅求新求变,更注重夯实技术,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