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头晕惹的祸!

黄玉冰 1498

作者简介


  黄玉冰,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师从廖玉华教授,现工作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病例分享


  

  第1次就诊(2016年1月20日)

  患者女性,71岁,主因“胸闷、气促20天”入院。

  现病史

  20天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伴少许咳嗽,无咳痰,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无胸痛,无午后潮热,无盗汗,无咯血,当时未做任何诊疗。1周前气促加重,活动时气促明显,夜间尚可平卧。2016年1月18日到东方市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胸闷、气促查因: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包炎?”,查CT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经扩冠、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调脂等治疗症状稍好转。1月20日为进一步诊疗,门诊拟“肺炎”收入我科。起病以来,精神状态好,胃纳睡眠好,二便如常。病程中无体重下降。

  既往史

  外院曾提示糖尿病可疑,否认高血压及脑梗死病史

  个人史、婚育史及家族史

  无嗜烟史,无嗜酒史,无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已婚已育。家族中无同类似病例,亦无相关特殊遗传病史可循。

  体格检查

  体温36.5℃,呼吸22次/分,脉搏94次/分,血压141/75 mm Hg,SPO2 98%,EtCO2 35.6 mm Hg。双下肺叩诊浊音,双中上肺叩诊清音,双下肺呼吸音低,双中上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2 cm处,无抬举性心尖搏动,未触及震颤,心浊音界无扩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额外心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触软,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电解质:K+ 3.58 mmol/L,Na+ 137 mmol/L,Cl- 102.8 mmol/L。肾功能:GLU 4.88 mmol/L,UA 196.0 ?mol/L,CREA 42  mol/L。肝功能:ALB 33.4 g/L,TBILI 7.95  mol/L,ALT 90.1 U/L,AST 73.9 U/L,LDH 205.8 U/L,CK 43.8 U/L,CK-MB 10.3 U/L。血脂:TRIG 0.80 mmol/L,CHOL 3.99 mmol/L,HDL-C 1.08 mmol/L,LDL-C 2.5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11.4%。血常规:WBC 4.40×109/L,NE% 59.8%,RBC 3.83×1012/L,HGB 113 g/L,HCT 0.512,PLT 146×109/L。NT-proBNP 3129 ng/L,TNT 0.056μg/L(<0.014 μg/L)。

  心电图示:V1~V3呈QS型,V1~V4导联ST段抬高约0.2~0.3 mv。胸片示:双肺多发渗出性病变,考虑炎症;心脏增大,心包少量积液;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扩大,左室二尖瓣腱索水平以下各壁运动减弱;左室心尖部稍向外膨出,需注意室壁瘤形成;少量心包积液;升主动脉增宽;二尖瓣中度反流;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E峰;左室收缩功能减弱,EF 31%。

  初步诊断

  1. 类肺炎性胸膜炎;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 2型糖尿病?

  转入诊断(1月21日)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期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2. 2型糖尿病;3. 双侧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诊疗经过

  1月29日予以抗感染、抗凝、抗血小板、抗心衰、护胃、护肝治疗,2月1日增加强心、利尿,控制心室率。2月2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狭窄75%,前降支中端狭窄90%,回旋支管壁欠规则,右冠近端狭窄85%,遂经桡动脉入路于前降支置入支架1枚,术中血栓负荷较重故予替罗非班静推,术后反复出现胸闷痛不适,予硝酸甘油泵入后症状可好转。查体心率仍偏快,比索洛尔加至5 mg qd口服降低心肌耗氧。其他治疗包括:螺内酯、呋塞米、贝那普利、胰岛素、阿托伐他汀片、尼可地尔片、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依诺肝素。出院后,定期复查、门诊随诊、择期行右冠状动脉造影。

  出院诊断(2月3日)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2. 2型糖尿病伴并发症;3. 肺部感染,双侧胸腔积液;4. 右侧颈内动脉狭窄

  第2次就诊(2016年2月12日)

  患者女性,71岁,主因“晕厥1天”于2月12日入院。

  现病史

  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晕厥,每次持续半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共发作5次,曾有抽搐1次,无大小便失禁,无口吐白沫,翻白眼,无胸闷痛、气促。曾到当地医院就诊,期间曾有症状再发,当地医院诉心电图提示:心室颤动,自行复律。2月12日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急诊,急诊以“晕厥查因”收住我科。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6.00×109/L,NE% 74.8%,HGB 107 g/L↓。胰腺炎三项、心肌酶、电解质、CRP、FABP基本正常。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13.6秒、INR 1.11。BNP 5265 ng/L,TNT 0.015 μg/L,CK-MB 11.8 U/L。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前后径65 mm,EF 31%。

  病例资料

  10天前在我科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冠状动脉造影+PCI术,植入支架1枚。遗留右冠狭窄80%。有“2型糖尿病”病史,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

  初步诊断

  1. 晕厥查因:恶性心律失常?低血糖?TIA?;2. 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3. 2型糖尿病

  诊治经过

  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心脏彩超提示有室壁瘤形成,曾在当地医院心电图提示有心室颤动,需注意鉴别原发性及继发性,患者无手抖、冷汗、饥饿等表现,外院带入胺碘酮入院,停用。晕厥原因是否为前降支病变支架内再狭窄?是否为电风暴?电风暴是一种临床症候群,自发的室速室颤≥2次/24h,需紧急治疗,作用发生后持续存在。表现为交感兴奋、交感风暴等不同状态。多见于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

  针对电风暴的治疗包括:在应用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基础上给予电复律,或胺碘酮、利多卡因等药物变得无效或疗效不佳;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通过血脑屏障,抑制交感中枢,降低交感神经张力,起到中枢性抗心律失常作用;β受体阻滞剂具有广泛的离子通道作用,因其可竞争性地与β受体结合,能够逆转交感神经的激活或过度兴奋的作用,提高室颤阈,稳定电活动而可用于此类交感风暴的治疗。因此,足量、及时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交感风暴安全有效的方法。因此,对于该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了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50 mg qd。高选择性b1受体阻滞剂可克服传统β受体阻滞剂的缺点,具有更强的心脏保护作用和更小的副作用,故将患者治疗药物由美托洛尔50 mg qd替换为b1选择性更高的比索洛尔10 mg qd。另外,植入ICD为及时纠治电风暴发作的最佳非药物治疗选择。随访1个月,ICD程控未发现室性早搏或室性颤动。


导师简介


  廖旺,男,医学硕士,在职博士,海南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海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长,海南省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2001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4年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2004年至海南省人民医院工作至今。主持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海南省卫生厅基金项目1项,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1次、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1次。

导师点评


  

  这是一例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危重病例,病情复杂,病程发展一波三折,诊疗过程涵盖冠心病、心衰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等,综合应用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手段,诊断思路严谨,诊疗过程规范、处理措施合理,临床结果满意。幻灯制作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精彩生动。通过单个病例能从多角度展现当前心血管内科领域的诊疗理念和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借鉴意义。如果选手临场发挥良好,必将迎刃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