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心肌酶升高背后的秘密

陈少敏 1928

作者简介


  陈少敏,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专业为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疗、超声心动图。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7篇,其中SCI论著4篇;参与编写著作3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

病例分享


  

  患者男性,58岁,主因“双侧季肋部疼痛,伴活动后气短1月”入院。

  现病史

  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季肋部疼痛,深吸气时加重,右侧为著。伴有活动或呼吸困难,上2层楼即可出现,休息2分钟可缓解。伴有双侧胫前可凹性水肿,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周前于外院就诊,肺部CT提示双肺炎症伴右侧胸腔积液,遂给予抗感染治疗,但症状未见好转,当时心肌酶及TnI正常。1周前来我院呼吸科住院,入院后仍有活动后呼吸困难,未再发胸痛,但心肌酶和肌钙蛋白轻度升高,NT-proBNP明显升高;心电图示胸前导联ST段轻度压低,因怀疑急性心肌梗死转入心内科。

  既往史

  过敏性鼻炎病史13年,3年前开始规律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支气管哮喘13年,未规律治疗,3年反复发作呼吸困难,住院7次,近2年规律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未再发哮喘。高血压病史15年,最高血压180/130 mm Hg,服用氨氯地平片5 mg/日,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2型糖尿病史10余年,应用口服降糖药,空腹血糖控制在5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8 mmol/L。

  个人史、家族史

  吸烟30年,平均25支/天,戒烟11年。饮白酒每日6两,戒酒11年。已婚,育有1女,配偶及女儿均体健。父亲41岁因“肝癌”去世,否认其他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9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02/70 mm Hg。神清,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无苍白、黄染、皮疹、皮下结节。桶状胸,双侧呼吸运动对称,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右肩胛下角线第9肋间以下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最强点位于左锁骨中线上平第5肋间,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心率92次/分,律齐,心音有力,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分。双侧胫前可凹性水肿。

  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反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退,LVEF 62%,未见室壁运动异常。

  初步诊断

  1. 胸痛原因待查,胸膜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 舒张性心力衰竭;3. 胸腔积液(少量);4. 高血压3级,极高危;5. 2型糖尿病;6. 支气管哮喘;7. 过敏性鼻炎

  诊断依据

  从病史来看,该患者最主要的两个症状是胸痛和呼吸困难。①疼痛特点符合胸膜炎表现,查体及胸片示胸腔积液,但少量胸腔积液无法解释呼吸困难症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胸膜炎;②患者存在多个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脏标志物升高,心电图多导联ST段压低,提示可能存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③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伴有下肢水肿、NT-proBNP明显增高及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提示存在舒张性心力衰竭。

  诊疗经过

  予以托拉塞米口服利尿、比索洛尔(2.5 mg qd开始,加量至5 mg qd)控制心室率及改善舒张功能,以控制心力衰竭;鉴于不能除外冠心病,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积极监测血压;使用阿卡波糖及格列吡嗪降糖;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这例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需特别注意合并哮喘情况。哮喘不是应用β受体阻滞的禁忌,但要选择对β1受体选择性最高的药物。比索洛尔是目前国内β1选择性最高的药物。

  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逐渐缓解,NT-proBNP下降,下肢水肿消退,未再发胸痛,血压控制在100/60 mm Hg,心率控制在60~70次/分。入院后发现,患者CK-MB及TnT等心脏标志物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存在很大不同。多次心电图发现ST-T一直未见明显动态演变。此外还发现,患者存在全身表现(低热、双肩/双下肢肌肉酸痛、近1个月体重下降、血沉明显加快、CRP明显增高等)、神经系统(对答反应迟钝、粗测计算力及近记忆力差、双侧足背皮肤麻木、左小腿针刺感稍差)、肾脏(先有蛋白尿及镜下血尿,后尿蛋白转阴,尿红细胞明显减少,肾功能一直正常)及血液系统(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等多系统受累。这促使我们思索,患者全身多系统受累能否用一种疾病解释?其心肌酶升高及心衰是否是全身疾病的心脏表现?

  在进一步明确诊断前,首先要除外冠心病,于是完善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未见异常。这提示,患者的心脏受累并非由于冠心病所致,而是某种全身疾病的心脏受累表现。众所周知,真菌/寄生虫感染、慢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炎、淋巴瘤、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及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是导致嗜酸性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但前三者无法解释患者的全身多系统受损,患者真菌/寄生虫相关检查未见异常、未见浅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故可排除。而嗜酸粒细胞性增多综合征虽有全身多系统受损表现,但患者骨髓检查发现嗜酸粒细胞增多,但较成熟,没有发现融合基因,故不支持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高度怀疑患者存在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

  为明确诊断,对心脏、肺、骨髓、神经肌肉及血液做进一步检查。其中,超声心动图发现,除心肌受累外,患者还存在心内膜及心包受累(心内膜增厚及少量心包积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提示,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胸部CT发现肺部渗出与1个月前无变化,故并非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的典型游走性浸润。颅脑核磁和肌电图提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肌肉损害。左侧腓肠肌、腓总神经的活检发现,血管周围有嗜酸粒细胞,符合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引起的神经和肌肉改变。

  综上,患者伴有哮喘、嗜酸升高,神经炎及组织活检发现的血管周围嗜酸粒细胞聚集,故可诊断为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鉴于患者已出现多系统受累,故给予甲强龙+环磷酰胺联合强化对因治疗。鉴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给予低分子肝素并逐渐过渡到华法林抗凝,并积极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患者病情显著改善出院后,在原有治疗基础上,继续坚持甲强龙56 mg qd、环磷酰胺0.1 g qod及华法林治疗。

  病情转归

  出院6个月时,患者无不适主诉,血常规恢复正常,且肝肾功能正常。继续维持前述药物治疗,并逐渐将甲强龙用量减量至12 mg qd。

  诊疗体会

  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是一种少见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在系统性血管性疾病中,该病预后相对较好。其预后与脏器受累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得到及时诊治密切相关,未经治疗者3个月内病死率高达50%。因此,临床实践中,对心肌损害合并全身多系统受累、血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的患者,要考虑到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的可能性。


导师简介


  崔鸣,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心脏重症及冠心病介入诊治。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金,作为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论著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篇。

导师点评


  

  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 CSS)也称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多器官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为特征。该病临床上少见,发生率约为2.4/100万人口,在哮喘患者中发生率约为64.4/100万。

  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心脏、肺部、神经系统、肌肉、肾脏等全身多系统损害,合并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有多种,寄生虫、真菌感染、淋巴瘤等均可以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检查未发现相关证据,并且无法解释患者全身多系统受累。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可以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肺部浸润,但也无法解释患者全身多系统受累。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和CSS均可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多系统受累。前者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诊断需除外结缔组织病(包括CSS),如果骨髓中发现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则支持该病诊断。该患者临床表现支持CSS,且骨髓中未发现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因此不支持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的诊断。CSS的诊断标准目前仍沿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标准,以下6项符合4项可以确诊:①哮喘;②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0%);③单或多神经炎:出现单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病或多神经病(如手套/袜套样分布);④非固定性肺浸润:游走性或一过性肺浸润(不含固定性浸润);⑤副鼻窦异常:急、慢性鼻窦疼痛或触痛史,或X线片有副鼻窦浑浊;⑥动脉、微动脉或微静脉活检:血管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聚集。该诊断标准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9.7%。该患者符合其中的第①、②、③、⑥项,因此CSS诊断成立。

  临床可将CSS分为3个阶段:①前驱期:主要表现为过敏性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可持续数年不等;②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期:主要表现为受累器官或系统的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肉芽肿形成及其相关临床表现;③系统性血管炎期:主要是坏死性血管炎的表现。从①到③一般需要3~7年,可重叠存在,并非均经历上述3个阶段,也不一定按顺序连贯发生。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如肺、皮肤、神经系统、肾脏、消化道等,临床症状取决于器官的受累情况。该患者13年前出现过敏性鼻炎及支气管哮喘,为该病的前驱症状,近期出现全身多系统受累,神经肌肉活检发现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未发现坏死性血管炎,提示患者处于该病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期。

  本例患者心脏受累表现为心脏标志物升高、心力衰竭。由于患者有多个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电图多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因此首先应考虑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然而,多次复查心电图无明显动态演变,CK-MB轻度升高持续近1周,肌钙蛋白T轻度升高持续近20天,而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CK-MB升高不超过3天,肌钙蛋白T的升高不超过2周。患者心脏标志物的变化类似急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不同。最终通过冠状动脉造影除外了冠心病。CSS患者出现心脏受累约占27%~47%,可表现为心内膜炎、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冠状动脉血管炎引起的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血管炎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可见不同程度狭窄、痉挛甚至扩张。心脏受累往往是CSS引起患者死亡及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本例患者无心肌活检证据,但推测其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性心肌炎,而并非CCS引起的冠状动脉血管炎。除心肌受累外,入院后该患者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内膜增厚,左心室内血栓前状态,心包积液伴纤维素渗出,提示其还存在心内膜和心包受累。该患者ANCA为阴性。CSS患者中40%为p-ANCA阳性,ANCA阴性和阳性的患者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前者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病变,而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坏死性的血管炎。

  CSS的治疗主要参考法国血管炎研究组织5因素评分(Five-factor score,FFS):①尿蛋白>1 g/d;②肾功能不全;③心肌病;④消化道受累;⑤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对于FFS≥1分的患者,通常建议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FFS=0分的患者,建议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本例患者明确有心肌受累表现,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故FFS=2分,故应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总之,CSS是一种少见病,对于既往有哮喘病史,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多系统受累的患者,应考虑到CSS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