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GWICC 报道丨指南解读论坛:追本溯源,规范诊疗
[2022/11/7 11:00:10]
 全文(共1页)
 
10月26日,第33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指南解读论坛顺利召开。指南作为指导医疗实践的共识和准则,对于医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心血管领域研究近年来发展迅猛,指南更新数量多、速度快。及时准确掌握最新指南对于更新专业知识、优化诊疗流程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卜军教授以及来自湘雅二医院的胡信群教授共同担任本次论坛主席。本次论坛分为四场,涵盖了结构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血管影像与冠心病、肿瘤心脏病几方面内容。
 
结构性心脏病指南解读与临床启示
 
本次论坛第一场的主题是“结构性心脏病指南解读与临床启示”,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张浩教授与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胡信群教授共同主持。本场会议结合欧美以及中国最新的指南与专家共识,针对瓣膜性、先天性心脏病、以及TAVI等热点话题进行交流与讨论。
 
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徐昕晔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心脏瓣膜病指南——欧美指南要点解读”的报告。徐教授重点对2020年美国ACC/AHA以及2021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发布的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进行解读。分别从主动脉瓣疾病、三尖瓣疾病以及人工瓣膜植入术后的抗栓治疗与瓣膜功能障碍的处理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解读。徐教授指出: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临床证据积累,瓣膜病的管理体现出了干预位点前移、介入治疗指征扩宽以及流程简化的精准趋势。
 
 
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孔祥清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治疗指南——中国专家指南解读”的报告。孔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国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从经皮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建议、经皮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治疗建议、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封堵治疗建议、经皮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建议、经皮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成形术常见先天性心脏的治疗建议、相关推荐等级与证据等级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孔教授就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新器械、新术式以及复合畸形与少见畸形的介入治疗进行了介绍。最后,孔教授指出: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治疗指南的发表对规范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介入技术与器械的完善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与治疗机会;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体现了中国特色,使介入治疗更加完善精确。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卜军教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卵圆孔未闭指南——欧美指南要点解读”主题的报告。卜教授从卵圆孔未闭的流行病学、危害、解剖学基础与分型对卵圆孔未闭进行了概述。心脏超声以及发泡实验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主要检查手段,对于可疑卵圆孔未闭患者,进行右心声学造影可以对分流程度进行精准评估。卜教授对比了欧洲ESC、德国指南、美国神经病学指南、加拿大指南与中国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专家共识中相关建议。最后,卜教授指出:目前对于卵圆孔未闭相关心源性脑卒中的预防,仍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马为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共识——中国专家共识第二版要点解读”的报告。马教授从第二版专家共识的修订背景以及国内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第二版专家共识具有结合国情、与时俱进、突出实践以及内容升级的亮点。马教授分别从主动脉瓣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国内外TAVR的开展现状、适应症、术前筛选、操作规范以及术后抗栓、并发症防治以及特殊病例处理等7个方面对共识要点进行了重点解读。
 
 
心力衰竭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指南解读与临床启示
 
本次论坛第二场的主题是“心力衰竭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指南解读与临床启示”,由来自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的祝之明教授以及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俭强教授主持。
 
第一位讲者是来自北京医院的杨杰孚教授。杨杰孚教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2022美国心衰指南非药物治疗部分解读”的报告。杨教授指出可植入装置与心衰D期左室辅助装置的应用是2022版美国心衰指南的突出要点。杨教授对指南中CRT的植入建议与流程、心衰患者ICD植入与一级预防、心衰合并症的手术治疗以及机械循环支持的应用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来自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的祝之明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膳食类型与心血管代谢健康”的报告。祝之明教授分别从膳食类型与心血管代谢健康的共识、辣膳食促进心血管代谢健康的证据以及膳食减盐的争议与新的减盐策略三个部分内容展开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梁春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脂蛋白(a)——中国之声”的报告。梁教授从Lp(a)的研究认识过程进行回顾,指出目前众多指南均提出Lp(a)是导致ASCVD的危险因素,关注Lp(a)临床意义的时代已经到来。随后,梁教授介绍了Lp(a)与ASCVD的中国循证证据以及中国Lp(a)科学声明对Lp(a)的推荐。2021年中国Lp(a)科学声明建议,在每个成年人一生中至少应监测一次Lp(a),推荐30mg/dL作为中国人群Lp(a)的风险切点。对于Lp(a)升高患者,管理原则是:降低总体ASCVD风险;控制伴随的各种血脂异常。RNA靶向疗法是目前最有希望获批的干预措施。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新立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的报告。李新立教授从HFpEF伴高血压的疾病背景、HFpEF伴高血压的诊断以及HFpEF伴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报告。李教授指出:中国的HFpEF患者具有合并症比例高的特点,约65%患者合并高血压;HFpEF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需兼具降压与心衰治疗;对HFpEF伴高血压患者,ARNI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与再入院风险。
 
 
心血管影像与冠心病:指南解读与临床启示
 
本次论坛第三场的主题为“心血管影像与冠心病:指南解读与临床启示”,由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陈韵岱教授与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陈玉成教授主持。
 
第一位讲者是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赵世华教授。赵世华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是题为“肥厚型心肌病磁共振成像”的报告。赵教授指出:心脏磁共振可以对患者心脏的结构、功能与组织学进行评价,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赵世华教授结合团队前期研究成果,介绍了心脏磁共振在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分型以及危险分层中的应用。
 
 
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曹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PCI围术期微循环障碍的影像学评估技术”的报告。冠脉微循环障碍是心肌梗死不良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心肌梗死后直接PCI的微循环障碍发生率可高达30%,显著升高患者风险。曹丰教授比较了目前对冠脉微循环进行评估的有创与无创检查手段。心脏磁共振技术可以通过多种序列评估心梗后的微循环障碍,而检查结果提示微循环障碍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合团队前期研究结果,曹丰教授指出:单一的影像评估方法各有侧重,可以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综合评估微循环状态,实现基于病理学的影像定量分析。
 
 
来自协和医院的王怡宁教授给大家分享的是题为“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第一版)解读”的报告。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MRCA)具有无电离辐射、无须对比剂的优势,可在特定情况下替代CTA检查。复杂的成像技术限制了MRCA检查的临床推广,目前我国尚无可遵循的MRCA检查操作规范。王教授从MRCA的临床应用基本要求、MRCA标准化检查方案应用推荐、MRCA图像后处理及报告书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解读。
 
 
本场第四位讲者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袁祖贻教授,袁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冠状动脉血运重建2021AHA/ACC/ASE/CHEST/SAEM/SCCT/SCMR指南解读”的报告。新指南中重点强调了共同决策与多学科心脏团队的作用。对于冠脉血运重建策略仍不确定的患者,应该进行多学科心脏团队合作诊疗。并且治疗决策应以患者为中心,在充分考虑患者的偏好和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共同决策。新指南着重平等原则,即认为冠脉血运重建策略应根据临床适应症来确定,而不是性别、种族或者民族来区分。没有证据指向某些亚组患者的血运重建获益少于其他患者。需要致力于努力减少不同人群间的管理差异,对所有患者实施基于指南的血运重建治疗。
 
 
肿瘤心脏病:指南解读与临床启示
 
本次论坛第四场的主题是“肿瘤心脏病:指南解读与临床启示”,由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邵群教授与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田野教授主持。
 
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方凤奇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监测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的报告。方教授介绍了目前欧美指南中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内容的不足以及中国专家共识的提出背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虽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死亡率非常高。鉴于目前的认识与诊断不足,真实发生率可能被低估。方教授分别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分级分型以及鉴别诊断进行重点解读。方教授强调早期发现、快速诊断、及时治疗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管理策略。
 
 
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沈赞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TKI肿瘤靶向药物心血管不良作用”的报告。沈教授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的发展趋势、TKI类药物所致心血管损伤现状、心血管相关毒性代表药物举例几个方面展开汇报。同时,沈教授结合最新的研究结果,为大家介绍了TKI类药物的心血管不良作用。TKI药物虽然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但防治心血管毒性管理须贯穿TKI药物治疗全过程。沈教授认为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更新,肿瘤心脏病需要进一步发展。
 
 
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张梅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2021 AHA心脏肿瘤学中心律失常和自主神经紊乱的识别,预防和管理科学声明”的报告。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CAR-T等抗肿瘤治疗可导致电生理异常和以及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张教授对于指南中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房颤、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心脏传导阻滞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识别预防以及管理进行了重点的解读。目前关于肿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风险的现状,仍缺乏足够的证据与数据支持。肿瘤医师和电生理医师应充分合作,更加规范地评估肿瘤患者的心律失常风险,加强肿瘤患者的综合管理。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姜萌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影像看肿瘤心脏病心血管毒性——从2022 ESC ICOS共识意见说起”的报告。肿瘤相关心功能不全定义为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收缩功能障碍和/或心衰,每个指标都有独特的严重程度分级。新的共识将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下降超过15%作为诊断肿瘤相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接受具有潜在心脏毒性的肿瘤治疗患者,均应在治疗开始前接受心血管风险评估,主要的检查手段包括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与SPECT。姜萌教授对抗肿瘤药物的心血管毒性、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进行了解读与总结。
 
 
金秋十月,“空中”有约!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