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盐(Phthalates)是“无处不在的化学物质”,存在于数百种消费品中,包括食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洗涤剂、服装、油和黏合剂、洗发水和发胶等。这种常见的合成化学物质使塑料更柔韧、更难破碎。
2017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以3:2的投票,决定发布新规定——儿童玩具和儿童护理产品中的特定邻苯二甲酸盐(phthalate)含量禁止超过0.1%。
《美国公共卫生杂志》曾发文呼吁立即禁止在消费产品中使用塑料中的合成化学物质邻苯二甲酸盐,因其会损害胎儿、婴儿和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
近期,纽约市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Leonardo Trasande博士及其同事发表于《环境污染》的一项研究提示,接触某些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可能会让美国人付出生命代价。
这项研究使用了2001-2010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的数据,最后将队列缩小到5,303位成年人(中位年龄56.5岁),其中多半是女性,大多数是非西班牙裔白人,然后将调查数据与2015年的死亡数据联系起来。对邻苯二甲酸酯暴露进行量化。
发现那些持续接触高分子量邻苯二甲酸酯的人(常见于地板、食品包装和静脉输液管的塑料中)的全因死亡率风险高出14%(HR=1.14,95% CI:1.06~1.23),主要是由于他们接触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这是一种常用于工业食品加工和医疗器械的某种高分子量邻苯二甲酸酯。持续接触这种化学物质会使55至64岁成年人的死亡风险增加10%(HR=1.10,95% CI:1.03~1.19)。
然而,这种联系似乎是剂量依赖性的,处于三个三分位数暴露中最高的人(中位数为0.63 μmol/L),死亡风险比那些接触最少的人高出 48%(中位数为 0.08 μmol/L)。同样,DEHP暴露量最高的组(中位数为 0.47 μmol/L)的死亡风险比 DEHP暴露量最低的组(中位数为 0.05 μmol/L)高42%。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2013 年至 2014 年间,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可能使美国的经济生产力损失约471亿美元。对于这个年龄组,邻苯二甲酸盐暴露使每个成年人一生的经济生产力损失约为 439,313 美元。
如果更仔细地观察特定代谢物,可以发现有一些与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有联系。一种DEHP 代谢物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氧己基)酯,与暴露水平最高的人的心血管相关死亡率风险增加74%相关(HR=1.74,95% CI:1.05~2.88 )。
邻苯二甲酸单乙酯(一种低分子量代谢物)的最高暴露水平也与更高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有关(HR=1.64,95% CI:1.07~2.51)。低分子量邻苯二甲酸酯更常用于洗发水、乳液和其他化妆品以及个人护理产品中以保持香味。不过,持续接触低分子量分子与全因死亡率无关。并且所检查的11种特定代谢物均与癌症死亡率无关。
据Trasande的团队估计,2014年55至64岁人群中有107,283人的死亡可归因于邻苯二甲酸盐的高暴露。“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盐暴露增加与早逝有关,特别是心脏病,”Trasande在一份声明中解释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些化学物质与心脏病有关,而心脏病又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我们还没有将这些化学物质本身与死亡联系起来。”
他们对于发现心血管死亡风险与邻苯二甲酸盐暴露之间的联系,尤其是食品包装中使用的邻苯二甲酸盐之间的联系,并不感到特别惊讶。
因为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HP)是一种 DEHP 代谢物,可增加三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表达,这些受体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为儿童和糖尿病中的DEHP代谢物提供了生物学可信度。新出现的动物证据表明,DEHP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改变代谢特征并导致心肌细胞功能障碍。
“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化学物质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大得多,”Trasande补充道,“无可否认,限制接触有毒的邻苯二甲酸盐有助于保护美国人的身体健康和财务状况。”
“监管机构有权要求在化妆品、个人护理产品和食品包装中使用更安全的替代品,”Trasande的团队表示,“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巴西、香港、澳大利亚和中国已经全部限制或禁止玩具中添加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BBP) 。但是,食品接触材料和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限制较少。目前来说,减少接触的一种快速方法就是使用塑料食品容器的替代品,例如玻璃或不锈钢。”
注意!
包含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
包含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参考来源
Trasande L, et al "Phthalates and attributable mortality: A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and cost analysis" Environ Pollut 2021; DOI: 10.1016/j.envpol.2021.11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