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US应用于钙化病变:优选工具明效益
郭宁教授:钙化病变确实是一项难题。
首先,我们有一个预判,比如通过造影(尤其是多角度情况下)发现钙化和管腔似乎很近,或看上去比较模糊,往往提示钙化可能比较表浅甚至靠内膜层,对这种患者就需特别注意。在通过导丝的过程中,其实触觉反馈很重要。如果是很顺利的没有一点阻力,绝大部分能预处理好;但如果通过导丝时触感很涩,有刮蹭感,甚至推送导丝时指引导管会后退,这种钙化要非常警惕。
其次,如果遇到造影上的这种严重钙化,在预处理之前应该尽量提前用腔内影像学指导。大部分情况下,IVUS至少会反映出有无大的钙化小结,且可影响支架置入过程,不管是预处理还是最后效果,比如旋磨头大小、操作方向和程度,以及支架置入后的膨胀问题;还有钙化总体的角度,会影响到能否成功地用球囊将其扩张开。
钱杰教授:一般来说,IVUS无法通过严重钙化狭窄病变时,就是一个对这类病变进行旋磨治疗的指征。当然,术者在放支架之前最好利用IVUS检查一下,进一步确认是否有钙化旋磨后的裂隙,裂隙越多,说明支架可能更容易膨胀完全。对另外一些偏心钙化,钙化小结病例,当管腔面积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可以结合IVUS发现确定预处理方案,使用旋磨或者一些具有切割功能的球囊或者后扩张球囊,不过,无论使用什么工具,有些病变在现阶段仍然很难处理好。OCT由于可以测量钙化厚度,应该说比IVUS指导钙化病变处理更有优势。
侯静波教授:实际上,IVUS和OCT都是指导钙化非常好的腔内影像学工具。血管内超声更敏感,OCT更利于定量。针对钙化病变,我个人的观点是“求好就行,别求完美”。处理的策略更多的时候是组合拳。IVUS对于钙化病变的意义在于:指导医生选择工具的尺寸,评价预处理的效果。
专家简介
侯静波,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教育部心肌缺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主要学术兼职:龙江学者特聘教授,龙江名医,获第十四届哈尔滨青年科技奖。兼任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腔内影像及生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及血栓学组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心脏学会副会长;FACC,FSCAI等。兼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辑;《JACC杂志中文版》编委;《EHJCI》中文版编委。负责国自然基金4项,获黑龙江省政府、华夏医学、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发表第一及通讯SCI文章62篇,IF>20分2篇,最高IF 23.4。
钱杰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博士,主任医师
2005-200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导管室和美国心血管病基金会研修血管内超声、血管内多普勒、压力导丝测量和光学断层相关显像等冠状动脉造影辅助高新生理、影像技术。
擅长于复杂冠心病(CTO,左主干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各种并发症、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抢救也有丰富的经验,在使用IVUS、OCT和FFR等技术指导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影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转化医学委员会委员,亚太慢性闭塞病变(CTO)俱乐部创始员,北京心血管防治研究会副会长等。发表SCI及其他文章30余篇。
郭宁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心脏病学院(FACC)及欧洲心脏病学会(FESC)专家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为卫健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联络与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心脑疾病介入治疗产业分会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兼秘书。Circulation中文版、European Heart Journal Cardiovascular Imaging中文版、ESC Cardiovascular中文版及Cardiology Plus杂志编委。
[1] [2] 3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