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OCC2019丨第六届“东方新星奖”展开角逐,谁能星耀东方?
[2019/6/5 11:14:57]
 全文(共1页)
  编者按:2019年5月31日,第十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19)在上海世博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作为此次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新星奖”评选顺利举行,来自全国的心血管领域精英共同见证中国心血管青年力量的崛起。经专家评审会评议,阮承超、王利、张冰、何鹏程、黄浙勇、潘文志6名青年才俊入围最终评选,角逐OCC 2019东方新星奖及东方新星奖提名奖。
 
  “东方新星奖”的设立是为了激励心血管学界优秀青年才俊创新热情,营造良好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氛围。自2014年初次设立,每年均开展相关评选活动,已成为中国青年心血管医师中最具含金量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专家评审从数百位申请者中推选出6位来自临床和基础医学领域的候选人,以专题汇报和专家问答的形式,由6位来自海内外专家最终讨论确定本届东方新星奖和东方新星奖提名奖获得者。现将会场实况报道如下:
 
潘文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潘文志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他曾作为主要手术者参与国内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亚洲首例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MitraClip)、世界首例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世界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帮助多省市共计18家医院开展TAVR手术,参与多次中国专家共识撰写,并且撰写了国内首部经导管心脏病瓣膜介入治疗专著。
 
  除了临床及科研方面的成果,潘主任在创新转化方向也取得优异成绩,共申请国家专利14项。其第一发明人专利ValveClamp作为世界首个经心尖二尖瓣缘对缘修复器械,具有操作简便、适应证宽等优点,在探索性临床研究中手术成功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并且ValveClamp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仅为国外同类器械的不到1/5。手术如此成功,受到了业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ValveClamp在2018年获得了以色列特拉维夫ICI心血管创新大会的唯一最佳创新奖,位列2018年中国心血管创新进展榜单TOP1。目前,其大样本上市前临床研究正在进行,ValveClamp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世界第二广泛上市的二尖瓣返流微创介入治疗的产品。
 
阮承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阮承超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脂肪功能紊乱与心血管稳态失衡,其研究团队从棕色脂肪与心血管关系入手,通过研究发现棕色脂肪与高血压心脏重构、管周脂肪棕色化异常与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有着密切关系,棕色脂肪分化异常可加剧血管重构,此研究揭示了棕色脂肪与白色脂肪在心血管疾病中不同的内分泌调控关系,证实了管周脂肪棕色化调节紊乱是导致血管稳态失衡的重要因素。
 
  此外阮承超团队还发现,肥胖、高血压脂肪组织功能紊乱可诱导免疫细胞浸润,但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脂肪组织免疫调节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他们从补体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扩展了管周脂肪组织生物学研究的范畴,通过补体将免疫与管周脂肪组织功能紊乱进行联系并阐明补体活化参与血压调节的分子机制,为免疫系统干预靶点防治高血压提供了理论基础。
 
黄浙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黄浙勇教授的研究方向为冠状动脉介入方向,他提出防治分支闭塞的对吻改良方案和“Szabo双支架”术式改良方案。科研方面对心肌损伤靶向递送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磁靶向体内实验方面,通过经血管途径、经心肌注射等方式进行研究,通过中空双磁极设计,制作了小型深度聚集磁场设备,体外实现了深度聚焦、初步实现中心聚焦,研发了多空磁性贴片,将磁场均化,缓解微栓塞的发生。
 
  随着研究的深入,黄浙勇教授意识到物理学靶向仅促进被动性、粗放式的脏器停留,主动、精确的组织学归巢仍依赖生物性机制。于是,研究团队发现纤维蛋白(FB)具备细胞归巢靶点的基本条件,明确其配体为融合蛋白CREKA,通过CREKA-FB靶向体系介导Tβ4促进内源性心肌修复。他们认为磁靶向可促进心脏停留,生物靶向促进组织归巢,两者协同起来,有望构建高效的心肌损伤的靶向递送平台。
 
张冰 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张冰研究员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心血管发育生物学、转录组学及心血管疾病病因诊断与防治。他谈到血管区别于心脏组织,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某些因子刺激下可以进行血管新生,这个过程与发育、新生、疾病都有很大的关系。在干细胞移植时,很多时候没有及时的血液供应导致干细胞的死亡,因此,血管新生在再生领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张冰研究员所在实验室主要关注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并寻求是否可以在时空性和特异性方面进行控制。
 
王利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王利教授的研究方向为多能干细胞与心血管再生医学。他主要围绕缺血性心脏病的血管稳态和心脏再生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
 
  血管稳态方面,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机制,分别阐述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命运该如何控制,并且如何作为靶点来调控疾病的进展。首先对平滑肌细胞的命运展开了研究,从细胞微环境的角度发现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对于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稳态非常重要,如果COMP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就会从收缩表型向不稳定的分泌表型转化,从而促进血管疾病的进展。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属蛋白酶ADAMTS-7通过降解COMP也会加速血管疾病进程。此研究让我们的目光从细胞本身转移到胞外基质,发现了一种重要的调控平滑肌分化的蛋白。而且研究结果同时被其他实验室证实,带动了国际上ADAMTS家族19个成员在心血管的研究。然后,基于单细胞分析的血管稳态与重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中H2A.Z是维持血管平滑肌稳态非常重要的分子,可以促进稳态间的表达。而且H2A.Z的降解是血管疾病重要靶点。同时也发现THO分子从转录后的层面调控疾病。
 
  干细胞领域方面,从染色质层面的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解释了多能干细胞的命运控制机制。为了更好的利用多能干细胞以及控制它的命运,王利教授运用大规模遗传筛选寻找影响多能干细胞命运的潜在因子,并验证了INO80染色体因子可以特异地结合在染色质上,以开放的机构促进多能干细胞基因特异的表达。转录后调控是基于大规模筛查的结果,发现THO复合物可以调控多能干细胞基因mRNA转运出核,从而控制干细胞的命运。该研究证明了染色质重构复合物协同其他因子特异地激活干细胞基因表达;这些发现第一次提了mRNA的出核调控可影响胚胎细胞的命运决定,为研究转录后调控提示了新的切入点。
 
何鹏程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何鹏程主任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抗凝治疗意义的再评估。他说道,根据美国心脏病学指南,无论是保守治疗或者介入治疗的患者,都建议在抗血小板的基础上加用抗凝治疗。但是,就中国临床的现状来看,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即使不用抗凝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并不高。就此何鹏程主任研究了抗凝与否对PCI患者预后的影响,发现对于死亡和心肌梗死的终点并没有较大差异,但抗凝明显增加出血风险。
 
  在这个研究基础上,扩展人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包括PCI人群和非PCI人群。结果初步显示,在接受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中,抗凝治疗组与非抗凝治疗组间死亡率相似,而抗凝治疗与所有出血相关。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而急性冠脉综合征更是其中重中之重。本研究致力于改善临床实践,可使广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减轻医疗疾病负担。
 
  在每位入围者演讲结束后,与会评审专家均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提问,对研究的结果给予充分肯定,对未来发展方向也提出中肯的建议。备受瞩目的“东方新星奖”最终结果将在大会闭幕式上揭晓,究竟谁能星耀东方?《国际循环》将和您一同关注,敬请期待。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