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近红外光谱(NIRS)/血管内超声导管评估,行PC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富含脂质斑块的影响尚未被很好确定。此外,病例报告及小样本研究提示,富含脂质斑块的置入支架患者PCI后可能临床结局恶化的风险较高。主要研究者、以色列Shaare Zedek医学中心Giora Weisz教授在TCT2016上公布了COLOR试验2年数据,结果提示,PCI治疗富含脂质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安全的,与不富含脂质斑块冠状动脉病变的PCI相比,富含脂质斑块冠状动脉病变的血运重建并不增加围术期或晚期临床结局风险。
COLOR研究共包括1899例有冠状动脉造影和可能血运重建的临床适应证的患者。PCI前,研究者评估了1168例患者罪犯病变和927例患者非罪犯病变的脂肪含量,大部分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访约2年。14.1%的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血运重建和住院的主要复合终点,6.0%的事件与罪犯病变相关,8.3%与非罪犯病变相关,2.4%的事件与不确定病灶相关。根据是否存在富含脂质斑块对病变分层,即以每4 mm节段最大脂质核心负荷指数(maxLCBI4mm)高于和低于中位数作为界值,研究者未观察到MACE与maxLCBI4mm的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
Weisz指出,尽管心脏病学界针对“易损斑块”假说的讨论已持续数年,但仍不清楚应如何治疗这些富含脂质斑块的非罪犯病变。他们还未对患者非罪犯血管的NIRS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有两项评估近红外光谱定义的非罪犯脂质斑块对结局影响的研究——LRP研究和PROSPECT II研究正在进行中。Weisz强调,COLOR研究并不支持常规PCI使用NIRS,因为存在富含脂质的斑块并不改变行PCI的决策,不必在置入支架节段应用NIRS。
美国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学中心的Jeffrey Popma教授指出,2003年的REVERSAL显示,应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使LDL-C降至很低的水平,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估,可逆转冠状动脉斑块 。随着新PCSK9抑制剂的应用,我们有机会研究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至30或40 mg/dl,是否会改变冠状动脉斑块的脂质含量。
参考文献:
1. Weisz G. COLOR: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egistry 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pid-rich plaque and two-year outcomes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resented at: TCT 2016. November 1, 2016. Washington,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