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更安全可行的入路选择,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大利器。在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荷兰Tergooi医院Ferdinand Kiemeneij教授从试验到指南回顾了TRI的发展之路。
20世纪80年代末,相关尸检研究发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往往死于严重腹股沟出血而非支架内血栓。因此,解决因PCI治疗入路导致的出血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1989年,来自加拿大的Lucien Campeau在世界上首次使用5F造影导管进行了经桡动脉造影;1992年,在无桡动脉专用设备的情况下,荷兰阿姆斯特丹OLVG医院基于之前出版的格雷解剖学完成了世界上首例TRI。截至1997年,全世界共计发表TRI相关文章1000余篇。这些研究表明,TRI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后续研究发现,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实施PCI可显著降低动脉入路相关输血及死亡风险,减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正因如此,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管理指南将TRI列为Ⅱa类推荐(B级证据)。2013年,ESC血栓工作组和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协会(EAPCI)急性心脏病治疗工作组还联合发布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专家共识。
2015年最新发布的多中心MATRIX研究结果显示,与经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PCI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30天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及BARC3或5型出血的复合终点风险,为TRI应用提供更多证据支持。随后,2015年ESC 发布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管理指南将TRI列为Ⅰ类推荐(A级证据)。
Kiemeneij教授认为,欧洲指南可能同样适用于欧洲外地区,未来要积极争取使所有医院都成为具备TRI经验的中心。此外,鉴于有降低死亡率、节约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易于患者接受等多种优势,TRI有望应用于包括稳定性心绞痛在内的所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