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黄德嘉
研究背景
我国35岁以上成人中心衰患病率高达0.9%,心脏性猝死是其主要死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其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预测因素。就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而言,ICD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指南将LVEF≤35%作为心衰患者植入ICD的Ⅰ类适应证。但是,心衰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仍有待于进一步确定如何解决高危患者筛选、植入器械选择等现实问题。
研究目标与意义
研究旨在通过多中心大系列前瞻性注册研究,了解我国心衰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状况及猝死高危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制定我国心衰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策略和指南提供依据;比较CRT-D及CRT-P对心衰患者终点事件的影响,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选择CRT-D或CRT-P的建议;最终增加心衰患者器械治疗数量、提高植入技术、规范随访和程控、改善对心衰患者的综合管理。
研究方案
从29家参与中心入选符合标准的782例慢性心衰患者,其中植入ICD、CRT-D、CRT-P者分别有198例、354例和230例。随访两年,收集X线胸片、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数据等临床资料并提取器械的诊断性数据,比较各组患者的一级终点(全因死亡与再住院)及二级终点(猝死、心血管死亡、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评级、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ATP治疗及电击治疗)。此外,研究特设立终点事件委员会及临床研究监督员,并对器械随访与程控进行规范化以保证研究效力。
基线资料分析
共计114例患者LVEF>35%,CRT组中64例QRS<120 ms。与ICD组相比,CRT组患者缺血性心衰比例更低,更少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卒中、高脂血症、COPD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更多伴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药物治疗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