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峰:规避并发症 推进规范化
与外科手术一样,介入治疗也存在并发症,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尤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危复杂患者越来越多,介入技术开展得越来越广泛,医生更应进一步规范介入治疗,尽可能地减少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全国各省市都成立了心脏介入治疗的质控中心,最近三五年更加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在技术提高的同时,积极避免并发症尤其是可导致死亡的并发症非常重要。通过与上海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办联合调查发现,近一两年来与冠状动脉介入直接相关的死亡并发症几乎为零。有些死亡与疾病本身有关,而与介入操作、指征掌握等无关。每次CIT大会及国内的一些介入相关会议都会涉及很多死亡并发症或介入相关并发症。
展望未来,我国还需不断规范介入治疗,因为现在国内的二级医院都能开展一些新技术尤其是介入技术,以上海为例,现在有五十家医院可开展介入治疗,以前仅有25家,现在的数量几乎翻了一倍,这样一来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更加方便,能使其在当地获得治疗。介入治疗值得多开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及学术机构也应出台一些指南和规范性文件,促使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及血管病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严把适应证,从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内科药物治疗中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若选择介入治疗,再进一步确定是选择完全血运重建还是部分血运重建,先处理哪支血管后处理哪支血管。有些病例的治疗虽然成功但还有些冒险,这样的病例沈教授建议还不能推广。前段时间,高润霖院士及卫生计生委医政司组织中华医学会专家制定PCI适应证相关标准指南,旨在提供一个规范化治疗方向,明确哪些患者应手术治疗,哪些患者应接受PCI治疗,CTO病变及临界病变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处理,哪些情况下无需干预等。管理部门不可能管理到某一例患者,具体患者是由医生接诊和治疗,所以需制订上层政策,这对将来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另外,促进介入治疗规范化也有助于国际交流,因为不按照规范治疗一旦出问题会导致患者死亡。中国PCI治疗的量非常大,以阜外医院为例每年可达上万例,中国一年可达50万例左右,规范治疗对如此多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吴永健:评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处理并发症的关键是认识。医生在开展PCI的早期阶段时经常会出现并发症,甚至经常出现一些需要紧急外科搭桥治疗或外科开胸的严重并发症。这些年来,医生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这样的紧急并发症的发生已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在于临床医生对病变的判断更加准确,知道哪些病变该处理,哪些病变不该处理以及哪些病变在处理时需要做好先期准备工作。例如钙化病变,早期医生不了解,所以球囊扩不动、支架通不过,最后发生支架脱落而进行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发生血管破裂;而现在医生一看到这种病变非常重时,很可能就会采用旋磨技术,进而非常容易地解决问题。因此要想很好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需术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判断病变,同时还需术者的手术操作不断熟练。对有些并发症而言,熟练的术者就不太可能出现,而初学者则很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并发症,这些都是解决并发症问题的关键。第三,解决并发症的问题还需要团队作战,尤其对复杂病变,内外科医生之间一起组织讨论并制定治疗策略,而不能单打独斗。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高危复杂病变需团队共同努力来攻克。
周玉杰:PCI后并发症预防为重
支架血栓等并发症是PCI术后难题,今年CIT特设专场做相关报告。事实上,部分PCI并发症可在术前评估时预计,而临床医生需积极预防并发症。
PCI并发症很难避免,但医生还是有办法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在术前评估时,医生一定要评估其并发症发生概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其发生,这对每位术者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无论患者病情简单还是复杂,作为术者都要积极规避并发症的发生,学习怎样去防治和正确处理并发症。因此,介入医生应首先学会如何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才能合理进行介入治疗。一个好的介入医生肯定是一个防治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