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521大会]解读OCT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2014/9/29 15:41:22]
 全文(共1页)

  自1990~1991年被发明以来,OCT历经动物研究与临床实践检验,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地位突显。在8月8~10日召开的东北、华北心血管病学术大会上,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于波教授详细解析了OCT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为广大临床医生认识和掌握OCT的应用提供了专业指导。

  解读OCT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OCT已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病变、PCI围术期、支架术后随访及其他领域中。就冠状动脉病变而言,与IVUS相比,OCT能更清晰地看到夹层、识别易损斑块及斑块破裂。而易损斑块可作为预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相关因素, OCT检测斑块负荷角度可作为支架置入即刻发生"无复流"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另外,应用OCT评价血栓特征无论是血栓成分、形态还是位置均与病理学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就PCI围术期而言,应用OCT可评价支架术后的即刻效果,分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周围超微结构特征,确定支架释放是否充分、支架与血管贴壁是否良好以及组织脱垂情况。有研究显示,在评价支架置入后支架周围细节特征(支架远端撕裂、内膜撕裂、支架内白血栓、组织脱垂等)方面,OCT要比IVUS更具优势。

  就支架置入术后随访而言, OCT可用于评价支架内膜覆盖情况及支架内晚期血栓、支架晚期贴壁不良、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膜斑块等情况。最新研究发现,应用OCT结合端粒酶检测可更好地评价支架内膜增生。

  此外,OCT还被应用于其他多个领域中,可用于动态观察长期存活心脏血管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用于研究和评价各种支架。

  展望OCT未来发展

  新一代实时3D-OCT重建技术能更直观清晰地反应分叉病变等复杂病变中斑块的分布情况、内膜覆盖情况。与IVUS及FFR等相结合的复合型OCT则能使应用更为方便。另外,目前分辨率为1微米的OCT业已发明,可用于观察内皮细胞。随着OCT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必将成为临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常规辅助手段。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