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EuroPCR 大会上发布的BABILON 研究最新结果表明,与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相比,采用紫杉醇洗脱球囊(PEB)治疗分叉病变可能使术后9 个月时的晚期管腔丢失加倍,使术后24 个月时的再次血运重建率增加2 倍。但上述差异未达显著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西班牙克里斯蒂娜大学医院的José R. López-Mínguez 及其同事入选10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PEB组(n=52)及EES 组(n=56)。采用普通球囊连续行主分支及侧支扩张后,前者应用PEB 行主支及侧支扩张后在主支上置入T 型裸金属支架(BMS);后者则在主支上置入T 型EES。在手术的最后由术者决定行对吻球囊扩张。PEB 组及EES 组患者术后按照推荐分别常规进行为期3 个月和12 个月的抗血小板治疗 。与EES 组相比,PEB 组患者中对吻球囊扩张使用率更低(15.7%vs. 35.7%,P =0.019),主干病变有更长的趋势(20.22 ± 7.90mm vs. 17.04 ± 5.71 mm,P =0.055)。86 例患者随访9 个月期间进行完整的血管造影,分析显示,与EES 组相比,PES组主干的狭窄率更高、晚期管腔丢失更大(表7)。随访24 个月时,PEB 组及EES 组住院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分别为17.3% 和7.1%(P =0.125)。与EES 相比,PEB 可增加主干的再狭窄率(13.5% vs. 1.8%,P =0.027)、增加需要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及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的患者比例(17.3% vs. 3.6%,P =0.018 和15.4% vs. 3.6%,P =0.045)。研究者认为,目前在侧支上应用PEB 并无额外优势,但未来专门设计的符合侧支血管口径的DES 有望体现出相对PEB 的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