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卒中研究奖
“天坛卒中研究奖”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设立、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美中神经科学与卒中促进会资助,旨在表彰、奖励脑血管防治与研究领域努力钻研并独立做出突出贡献(基础或临床研究,包括流行病学、卒中预防、卒中发病机理、卒中诊断和治疗及卒中其他方面),被社会及同行广泛认可的医务工作者。2014年天坛卒中研究奖获得者为美国伊利诺斯州OSF卒中中心及OSF卒中网主任David Wang教授。David Wang教授感言,这份荣誉出乎意料。卒中是全球性疾病,2020年将有20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即每天将有7万人死于脑血管病。中国在卒中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世界所瞩目,但在卒中预防、康复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未来将继续与各位同道一起努力,为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脑血管病研究网络正式成立
大会主席王拥军在开幕式上宣布,从即日起,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网络正式成立。该网络受科技部、卫计委和总后卫生部委托,2013年8月29日开始承建。王拥军教授介绍了该网络的概况。
2013年8月29日,科技部、卫计委和总后卫生部在北京宣布成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下称“国家中心”),2014年1月,该中心正式成立,主要用于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并成立下级机构。第一个机构是在国家中心下成立了脑血管病研究数据管理中心、项目管理中心、核心实验室、临床资源样本库、脑血管病研究国际联盟和中国脑血管病研究协作网。今天,协作网正式成立。
数据管理中心将为今后中国脑血管病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包括已经建立的国家脑血管病研究公共数据元(CDE)、公共使用的电子病历报告库(e-CRF)、统计平台、数据库平台、临床研究设计平台、第三方数据和安全监测委员会(DSMB)。国家中心里成立了项目管理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各个研究的中心随机化平台、终点事件判定平台、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随访中心、档案管理、研究质量管理和临床研究保险管理。2014年已经建立了5个核心实验室,包括影像判读核心实验室、药物基因组核心实验室、分子标志物核心实验室、分子影像核心实验室以及脑血管影像核心实验室,这5个实验室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发挥了重大作用。
目前在北京已建立了脑血管病临床资源与样本库,已纳入66 000例脑血管病样本,为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血液和DNA保障,“十三五”期间这项研究会进一步深入。
今天正式成立由全国200余家医院参与的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网,该网络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自愿报名、要求医院提供临床研究支持。首批医院已有254家,这些医院将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为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提供最坚强的研究支持。这254家医院包括131家三甲医院、44家三乙医院、79家二甲医院。国家中心成立了学术委员会,王陇德院士担任主任委员,委员会也包括了知名脑血管病专家为国内脑血管病防治指明道路。
天坛-杜克脑血管病研究中心成立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王拥军教授和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主任Eric Peterson教授共同为“天坛-杜克脑血管病研究中心”揭牌。
国外临床思维分享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Eric Peterson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指出,现在医学科技已经空前先进,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1)实验室研究结果转化为临床实践的过程较慢,且转化率低;(2)药物、设备和诊断的批准许可收到挑战;(3)临床试验遇到危机;(4)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率低。据统计,基础研究家平均历经17年,才有14%的院士研究最终能转化为有益于患者的临床实践。美国杜克大学以使命为驱动力,致力于用顶级统计人才和丰富的运算经验,整合医疗/科学知识;努力发现新的治疗手段病迅速应用于日常临床实践;通过开展多方合作,让疾病防治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Stephen Davis教授回顾了传统口服抗凝剂和新型抗凝剂的临床应用,指出新型口服抗凝剂也有缺点:(1)失效速度快;(2)无法通过血液检查明确抗凝治疗是否起到抗凝效果;(3)逆转治疗的相关研究仍然是挑战,但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且特定逆转药物的研究已进入最后阶段;(4)使用tPA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新型抗凝药物仍存在问题;(5)花费巨大。2012年欧洲相关指南对新型口服抗凝剂的出血管理作出推荐:轻度出血者,延迟下一次服药或中断治疗;中度者,可选择对症/支持治疗、机械压迫、补液、输血、新近服药者可口服木炭;重度者,可考虑rFVⅡa或PCC治疗、木炭过滤、血液透析(仅限于应用达比加群者)。
Stephen教授总结,在使用华法林60年后,一个卒中预防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新型口服抗凝剂效果等同或优于华法林,能减少脑出血风险。对稳定的患者可继续应用华法林。肾功能良好、首次应用抗凝剂的患者应首选新型口服抗凝剂。
George全球健康研究所Craig Anderson博士介绍,有效的卒中护理应试快速响应和智能化管理。头部位置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入院后神经功能呈进行性恶化,脑缺血部位形成侧支循环,首次CT后病情好转,但头部抬高后病情加重,因此对大动脉闭塞所致卒中患者,头部向上或向下倾斜,神经功能均会出现波动,且症状会持续数日。由此可以假设,头部水平位置有助于增加缺血半暗带区域的侧支循环。瑞士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护理的标准化要求就是保持头部水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