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ESH2013]醛固酮引发肾损伤的新分子机制
[2013/6/28 16:53:06]
 全文(共1页)

  众所周知,醛固酮能够诱导肾损伤。意大利一项研究观察了醛固酮对正常及高盐饮食大鼠肾小球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引发的肾小球变化是否由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激活所介导。
  研究者S. Bernardi等人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及高盐饮食组,在切除左侧肾脏后进而将两组大鼠再分为醛固酮(72 ug/Kg/d)组或对照组进行为期4周的研究。同时,另外选用15只同样的高盐饮食大鼠,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醛固酮加MR阻断剂依普利酮(100mg/Kg/d)治疗4周。主要的研究终点是肾脏结构、功能及分子变化。
  结果发现,接受醛固酮治疗的左肾切除术后高盐饮食大鼠发生高血压、肾小球及肾小管肥大、肾小球硬化,肾小球通透性显著增加,并伴有蛋白尿;MR阻断剂则能显著预防上述变化。分子水平的研究发现,醛固酮能显著增加肾小球内促纤维化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抗纤维化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比例,显著降低抗氧化剂SOD-2的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比值,显著降低心房钠尿肽(ANP)的表达。该研究表明,醛固酮可通过调节CTGF/MMP-9比值引发肾小球纤维化改变、增加ACE/ACE2比值、降低ANP来损伤肾脏。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