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科大学附属阜外医院 王方正
目前全球累计共有500多万病人接受了心脏起搏器治疗,其中中国大陆有20万人。每年全球新植入起搏器40万台,国内约5万台。并且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起搏器已成为心律失常,特别是缓慢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1984年,美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将心脏起搏器与半导体、激光等并列为20世纪上半世纪最杰出的十大发明。2001年,心脏起搏器与因特网分获美国国立工程院最高奖。心脏起搏器已得到了世界公认与肯定。
心脏起搏的创立与发展
1930年Hyman医生制作了首台脉冲发生器,用针刺心房肌进行电刺激使心脏跳动,并命名为人工心脏起搏器(artificial pacemaker)。1947年Sweet,1951年Gellaghan和Bigelaw分别经开胸与经静脉导管电极刺激窦房结区获得起搏成功。1952年Zoll等首先报导应用体外心脏起搏器起搏心脏,挽救了2例濒于死亡的房室阻滞、心脏停搏患者,人工心脏起搏开始应用于临床,Zoll因此被尊称为“心脏起搏之父”。1958年Furman等从静脉插入导管电极进行心内膜起搏,由于不需要开胸安装电极导线,使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术简化,并克服了胸壁刺激的缺点,从而促进了心脏起搏技术的临床应用。至60年代大量埋植式心脏起搏器应用于临床。这些早期的起搏器结构比较简单,以固定频率发放脉冲(VOO)起搏心室。
我国于60年代进行心脏起搏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1960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霍銮锵等与上海继电器厂合作自制心脏起搏器,并用杂种犬进行了实验研究,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心脏起搏器的先河。1962年他们应用研制的心脏起搏器抢救1例46岁女性Adams-Stokes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反复发作的病人。这是我国第1例临床应用起搏器,可惜并没有抢救成功,病人于植入起搏器6 h后死亡。1963年5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再次应用自行研制的经胸固定频率式心脏起搏器,成功抢救了1例窦房结功能衰竭反复阿-斯综合征发作患者,延长了患者的生命达12年之久,这是国内第1例应用起搏器抢救成功的患者。
1964年江苏新医学院与南京幸福无线电厂,成功研制了“南京JP-1型”固定频率心脏起搏器,并采用经胸放置心外膜电极方法治疗1例房室阻滞病人,获得成功。1971年又成功研制了可调频率和输出强度的“南京JB-2型”心脏起搏器,以及宽频可调试心脏起搏器,均应用于临床。1974年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与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合作研制AMQ-1型按需埋藏型起搏器,并于1977年10月试制出正式样机,经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首次植入人体,这是第1台国产体内植入按需起搏器。
1960至1970年,尽管我国起搏器临床应用刚起步,但国外起搏器的应用发展却很快。此间有2700多篇文献报告起搏器的应用与研究状况,起搏器的应用范围与数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在国内,北京阜外医院自1965年始至1975年4月,应用起搏器治疗严重心动过缓患者48例。江苏新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黄元铸等也在同时应用国产按需型心脏起搏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房室阻滞病人。
1970至1980年,国外共有5200余篇研究报告心脏起搏器的应用,起搏适应证扩大,起搏器类型增多,且多为生理性起搏器。1975年6月,国内在南京召开了心脏起搏、转复座谈会。会上讨论提出有关心脏复律、起搏的五年规划。70年代中期起搏方面的工作发展较快,临床应用起搏器例数增加,起搏范围扩大,1973年前全国共植入起搏器80余例,至1975年起搏器例数即达273例。同时我国自己已能研制生产固定式、可调式、感应式、按需型、房室同步式按需型、埋藏式等各种类型起搏器。起搏适应证也有所扩大,起搏途径以心内膜起搏为主,永久起搏器的选择倾向于体内埋藏式。
据孙瑞龙等报告,至1980年2月仅阜外一家医院已植入临时起搏器120例,永久起搏器患者110例,某些患者植人1次以上。1985年阜外医院王方正等报告了208例埋藏式起搏器的临床经验,对病人的年龄、病因、心律失常类型、手术方法、并发症等作了详细分析。
1987年在“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的临床应用”专题讨论会上 ,阜外医院孙瑞龙与解放军总医院朱中林分别介绍了628例及430例起搏治疗的临床经验。这时国内植入技术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植人例数也逐渐增多。但从起搏器的类型上看,多数仍属VVI型,部分可程控。在有些医院植入了新型起搏器,如双腔程控起搏器,抗心动过速起搏器及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每年新植人或更换起搏器30万台,其中双腔起搏器的比例占10%~14%,美国则达到32%。起搏治疗适应证已扩展到血管迷走性晕厥,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窦房结病变或房室阻滞等。脉冲发生器趋于小型化,而功能则趋于多样化,包括可程控电极的极性,可遥测,具备Holter功能等。双腔起搏器和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应用更为广泛。
[下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