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鲜阳教授报道目前已开展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包括:胎儿介入治疗,ASD、VSD、PDA、PFO封堵治疗、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经皮主动脉瓣介入治疗,瘘血管和侧枝血管封堵术等。其中继发孔型ASD、VSD、PDA、PFO封堵治疗、PBPV、PBMV、PBAV、动静脉瘘等首选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臻成熟,新型器材不断问世,并向可吸收、方便操作、减少并发症等方向进展。其中,适用于小型ASD和PFO的可吸收器材BioStar已进入III期临床研究,在入选4例ASD和54例PFO的BEST研究中,BioStar成功率达98%,30天完全闭合率为92%,6个月完全闭合率为96%。适用于小型PDA和侧枝血管的新型PDA封堵器PDAII和PlugII可通过小型输送鞘,逆行封堵小型PDA。在经皮主动脉瓣植入CoreValve的效果评估研究中,126例平均年龄为82岁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植入CoreValve的技术成功率达83.1%。随访2年,术后总体死亡率为38.1%,术后2年跨瓣压差为9.0±2.5 mm Hg,80%患者心功能改善并保持稳定。经冠状窦二尖瓣成形术包括Monarc、Carillon、PTMA三种技术。以上三种技术均能中度降低二尖瓣反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和6分钟步行距离。但需注意由于冠状静脉窦畸形及左回旋支受压等因素,真正适合经冠状静脉窦MV成形术的患者可能只有50-70%,不宜妄自增加适应症。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