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蒋世良
为加强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效整合各种医疗资源,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制定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卫医发〔2007〕222号)并于2007年7月13日颁布实施。3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准入和规范化管理工作。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满足农村地区心血管疾病诊疗需求,提高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可及性,卫生部医政司组织有关专家对《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1年版)》,(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并于2011年8月12日颁布实施。
《管理规范》中规定在完成每例次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病例诊疗后10个工作日内,使用卫生部规定的软件,按照要求将有关信息报送卫生部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以便上级主管部门全盘了解和掌握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该技术逐渐规范化,健康有序地发展,造福于广大先心病患者。
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人才,根据《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工作指南》的要求,先心病培训方式为脱产式培训,培训形式目前为1年期培训。教学内容:基础培训教程+高级培训教程。培训地点为卫生部先心病介入诊疗31个培训基地。学员资质要求: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或者外科专业。2.有3年以上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者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技术,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心血管解剖畸形。因此介入医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心脏大血管解剖结构及由于先天畸形引起的心脏解剖和血液动力学变化,还应熟悉X线、超声心动图等心血管影像学及相关治疗方法。培训期间介入医师需要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不少于25例诊断性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检查病例和不少于15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病例。通过正规培训和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合格证及当地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介入资质证书后,才可独立进行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当然,最初几例需要在有经验的上级医师指导下实施操作,则能提高医疗安全性及避免潜在并发症的风险。之后作为术者每年要完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不少于20例,以便不断熟悉该技术,进一步提高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及减少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