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4日-27日,第61届ACC年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在芝加哥召开。霍勇教授在本次OCC会议上对此会议热点做了汇报,详细内容如下:
1、对第三代药物支架(DES)的评价
与第一代裸金属支架(BMS)、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相比,第三代使用生物可降解涂层技术(聚合物涂层在支架置入后3~6个月内可自动降解为CO2和H2O)的DES,不仅保持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狭窄发生率低的优势,而且消除了聚合物涂层引起的持续性炎症反应,从而避免了第二代DES引起的晚期血栓形成问题,为冠心病患者的长期预后改善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而且双联抗血小板时限有缩短的趋势。
2、对TAVI手术的评价
TAVR持续升温,2012年ACC会议上,David Holmes博士报道了一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的注册研究——ADVANCE研究。该研究共纳入了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间的1015例患者,患者来自12个国家44个医疗中心, 30天时,8.3%的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和脑血管事件(MACCE)。总死亡率和心脏病死亡率分别为4.5%和3.4%。引人注目的是,仅2.9%患者发生大卒中,而大出血为9.7%,危及生命或造成残疾的出血为4%。6个月时,全因死亡率为12.8%,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8.4%。霍勇教授特别提到,ADVANCE研究中,起搏器植入率达26.3%,可能与CoreValve的植入会影响房室传导,这也是今后人工瓣膜改进的方向。
3、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SD)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进展
ACC2012年会上,RSD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研究Symplicity HTN-1公布3年长期随访结果。结果显示一些初始无反应者在介入治疗后数月血压出现下降,这促使医生相信这些患者是慢反应者而不是无反应者。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Sobotka P A报告,在Symplicity HTN-1试验的45例初始认为RSD术后无反应者中,58%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有反应(定义为收缩压降低10mmHg以上),64%1年后有反应,82%2年后有反应,3年后100%的患者都有反应。另外,RSD的治疗作用是显著、持久的,并在不同亚组中一致,包括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肾损伤患者,老年人受益明显。研究未观察到发生主要安全性事件。
4、降脂治疗的新希望
一种针对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丝氨酸蛋白酶(PCSK9)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全人单克隆抗体为降脂治疗的带来新希望。James M. McKenney博士2012ACC年会上报告称,全人单克隆抗体在研新药SAR236553/REGN727(553) 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最佳给药方案为150 mg/次,每2周1次,该药物可使他汀类药物治疗未达标的血脂异常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降低72%。 12周LDL水平由基线时的124 mg/dl平均降低72%,且用药2周内LDL水平已降低60%。该药物具有明显量效关系,每2周给药50和100 mg分别可使LDL水平降低40%和60%。此外,该最佳给药方案还可使患者脂蛋白(a)、载脂蛋白B和非HDL胆固醇分别平均下降27%、56%和63%,但未见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趋势。在安全性方面,该药物耐受性良好,最常见副作用是轻微一过性注射部位反应。重要的是,虽然患者已经服用他汀类,但未见与肝脏或肌肉相关的酶类水平升高。 McKenney博士指出,LDL水平下降极其明显,更何况患者已经服用他汀类使LDL下降了约40%。如果该药物在后续研究中仍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脂质代谢异常治疗时代。更为重要的是,这将降低心脏病发病率。共同研究者、辛辛那提基督医院的Dean J. Kereiakes博士称,最令人感兴趣的试验结果是在停药12周后LDL水平仍在下降,未见到LDL平台期。如果对停药患者随访18~20周,或许还能达到更低的水平。他认为该药的目标人群是接受已上市药物最大剂量治疗但未达到LDL目标水平,以及不能耐受这些药物最大剂量的患者。目前大约1/3以上的患者接受降脂药物联合治疗。应用该药物还有可能证明降低LDL有益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推论。
最后,霍勇教授透露,他已受到邀请将在国内开展有20000多高脂血症的患者接受该单克隆抗体参与的临床研究,希望该药也能为国内的患者带来福音。
(采写: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