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EuroPCR 2012]“降落伞”可能会完全改变心衰治疗的格局
[2012/5/23 10:15:13]
 全文(共1页)

  经皮心室恢复治疗这个概念在2012 EuroPCR年会首次亮相。5月18日,来自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院的Marco Costa教授公布了首个在人体开展的、应用降落伞分离设备治疗心衰试验的两年转归数据。
  心脏缺血后发生的充血性心衰是全球面临的医疗问题,当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一疾病所带来的临床负担和医疗经济负担是巨大的,5年死亡率高达50%,6个月内的再入院率为50%。
  充血性心衰通常是在冠脉左前降支闭塞之后发生,血管闭塞使得左室心尖部的心肌发生坏死。左室结构、形状和收缩力进行性变化,左室心尖部扩张、不收缩(无动力)或收缩异常(反常运动)。重要的是,患者会出现心室内压力的上升和心脏总容量的扩大,正常情况下左室“扭转”收缩机制丧失,这一机制有助于使血液从心尖经流出道射出。
  最近的研究显示,降低心脏容量是改善心衰转归的关键。那么,新的疗法应当理所当然地能够降低心脏容量,使心脏恢复原有的形态。
  研究者开发出一个基于导管的分离心室的可植入新型装置(“降落伞”),治疗心梗后发生左室功能异常和前心尖部室壁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这样的装置属于治疗心衰后心室重构患者的一类新型经皮医疗装置——经皮心室恢复治疗(PVRT)。
  植入的这一装置由带有锚的Nitinol支撑杆、扩张的聚四氟乙烯膜(ePTEE)和辐射透不过的多聚体足,通过专门的输送系统,可以将器械放置在左室中央而不会对主动脉壁造成损伤。在绵羊开展的临床前研究证实,这一器械能够降低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容积,恢复心尖锥形的形状和心室的扭转收缩。所产生的心肌同步收缩将异常心尖“排除在外”,有效地分离了左心室。这改善了心脏效率,观察到好的愈合反应,以ePTFE膜两面的内皮化为特征。
  首个人体临床试验在2005年开展,在欧洲纳入了19例患者,在美国纳入了20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31例患者出院时带有植入的降落伞,在EuroPCR年会上公布了这些患者的两年随访数据。这一器械针对的人群是纽约心功能分级为II-IV级,15%≤射血分数≤40%的左前降支心梗患者,且无法实施血运重建治疗,心尖部扩张,合并无动力或反常性室壁运动异常。
  患者获得了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的持续改善,心输出量得到维持;即在一个相对不那么“紧张”的情况下维持了心输出量。的确观察到了事先预测的显著降低死亡率的可能性增加。上述血流动力学结果在功能转归中有所体现。在12个月时,纽约心功能分级(2.6到1.9)、MWHF生活质量量表(39到27分)和6分钟行走距离(352到389)都有平均改善。在两年时间里维持了非常低的心血管死亡率,治疗人群中两年随访时的心衰和死亡加重(预先设定的先导性试验中所采取的主要终点)的患者占29.5%。
  分析来看,上述数据(尽管没有对照组的数据来支持)与其他评价采用最佳药物治疗联合ICD和/或CRT的试验的数据相比相当理想。本研究中,12个月的心衰加重和死亡的患者比例低于17%,而其他的研究该比例都超过44%。
  这一操作看起来相当安全的,随着使用经验的增加,应用这一技术可能会达成更好的结果。FDA批准了一项开放式、随机、对照试验,将在今年夏天在美国的50个中心和欧洲的15个中心开展。
  Marco Costa教授对这一器械表现出了谨慎的乐观。他说到,“在开发复杂的器械治疗复杂疾病方面,我们已经走了一段很长的路。第一次我们有了像“降落伞”这样简单、容易操作的器械,同时操作的风险最小化,但是确实能够解决心衰这一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很高的疾病。这一器械的操作将由普通的介入心脏病医生与心衰医疗团队共同完成,不需要在选定的特别的中心完成这一操作。”
  到目前为止,德国Rostock 大学的Hüseyin Ince教授已经在8个患者完成了这一操作,同样获得了鼓舞人的初步结果。他说到,“对于这8个心衰患者来讲,这是在近10年来最具创新性的治疗手段。”



zxm6175  2012/5/24 16:59:54
期待早期普及临床,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