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miyuki Otsuka1, Masataka Nakano1, Marc Vorpahl1, Igor Polyakov2, Alexander
Sheehy2, Douglas Follett2, Saami K Yazdani1, Elena Ladich1, Frank D Kolodgie1,
Renu Virmani1
1CVPath Institute, Gaithersburg, MD; 2Abbott Vascular, Santa Clara, CA
背景:先前关于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1st gen DES;西罗莫司-[SES]和紫杉醇-[PES])的病理研究揭示了延迟动脉愈合伴内皮化不良是引起晚期支架内血栓(LST)的主要病理学基础。一些临床研究报道了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与第一代DES相比显示出更低的LST发病率。但我们对于EES作用于人体冠状动脉的病理变化知之甚少。
方法:从支架治疗患者注册库中共选取了111例尸体解剖标本,其中共有155个病变接受DES置入(第一代DES共136例,其中61例SES,75例PES;第二代EES有19例),患者的支架植入时间皆>30天并≤2年,对EES和第一代DES进行组织形态测定对比,包括对内皮细胞支架内的覆盖情况、纤维蛋白沉积和炎症反应的评估。
结果: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和支架植入时间(第一代DES=211 [91-383]天与EES=180 [151-360]天,p=0.64)在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晚期支架内血栓在第一代DES中更多见(25.7%和5.3%,P=0.04)。只有1处早期有PES置入基础上再次覆盖置入EES病变发生LST。组织形态测定结果见表,EES发生支架未覆盖的百分比显著较DES低,但平均新生内皮厚度在2组间无差异,此外, EES发生炎症和纤维蛋白沉积的比例也明显较低。
结论:虽然EES与第一代DES置入相比,人体血管中的新生内膜厚度相近,但炎症及纤维蛋白沉积在EES更少,发生晚期支架内血栓和支架未覆盖的比例则更低。这些研究结果与EES更高的临床安全性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