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D-CCB——首选的A+C组合
ARB/ACEI与CCB联合应用的降压效果相近,但ARB不作用于AT2受体,不影响缓激肽的降解,因此副作用更少。其代表药物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是全球第一个ARB+CCB组合的SPC,对各类高血压患者均有良效。经典研究EX-FAST研究显示:单药治疗不达标的患者改用缬沙坦/氨氯地平160/5 mg或160/10 mg治疗16周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分别增至81.7%和86.5%,糖尿病患者达标率分别增至45.9%和40.7%;证实了与单药治疗相比,缬沙坦/氨氯地平降压的有效性。2011年EXCELLENT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缬沙坦/氨氯地平可显著降低患者总心血管危险(Total Cardiovascular Risk,TCVR),使患者TCVR分层平均降低0.73级别,其中多数患者的TCVR分层的降低幅度大于1级。2011年ESH年会公布了一项有关缬沙坦/氨氯地平对心血管事件风险影响的研究。研究主要基于单片复方制剂能提高患者依从性,依从性提高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而设计。其结果显示,与单药自由联合治疗相比,缬沙坦/氨氯地平可显著降低门诊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并显著降低医保覆盖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医疗成本(每位患者每次事件的平均估计医疗成本分别为2.931欧元和3.770欧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缬沙坦/氨氯地平对门诊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有益作用。另有研究显示,不同BMI患者中,缬沙坦/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和降压达标率无显著差异,缬沙坦/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不受患者BMI的限制,可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安全应用(图3)。并且多项研究证实,患者对缬沙坦/氨氯地平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在众多A+C组合中,缬沙坦/氨氯地平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SPC共识之尾声:多角度、全方位推广其临床应用
尽管 SPC是降压治疗的必然趋势,但其应用现状并不乐观,亟需大力推广。2010年中国高血压控制现状调查(CHINA STATUS)结果显示,三甲医院接受降压治疗的门诊患者使用新型单片复方制剂(SPC)比例不足5%。在本次共识新闻发布会上胡大一教授强烈呼吁:应该从医生处方行为着手,多角度、全方位地推广SPC在降压治疗中的应用,使更多高血压患者从中获益。
胡教授多次强调医生既有处方行为难以改变是SPC推广应用最主要的障碍,因此积极改变和纠正医生处方行为是推广临床应用的有效措施和前提,这就需要从高层专家开始自上而下的加强SPC的应用推广。首先,对心血管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应用SPC的宣传,促进SPC理念的更快传播;其次,对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进行SPC应用可使患者良好获益的宣传,促进其在基层中的尽快实施。通过改变医生处方行为来进一步改变患者的服用行为,有利于SPC降压策略的最终落实。
结语
单片复方制剂(SPC)符合降压治疗的简化原则,可增强降压疗效,简化降压方式,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成本效益,增强患者依从性,对于改善目前中国高血压疾病严峻的现状具有重要作用。而A+C的SPC组合以其确切的疗效、独特的优势成为联合降压的理想选择,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quick 1 hour loans[1] 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