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向华 王学超 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背景:在糖耐量正常或异常的高危心血管患者中快速测定的血清甘油三酯对心血管的危险预测价值还不清楚。餐后血清甘油三酯做为一种危险调节因素在二级预防中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方法:应用口服甘油三酯和葡萄糖耐量的实验的方法观察了514名连续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的餐后甘油三酯的动态变化。随访时间为18个月,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和心血管住院。
结果:餐后甘油三酯的动态变化取决于糖耐量水平。与病理性的糖代谢患者(N=388, 空腹甘油三酯 172±157mg/dl)相比:正常糖耐量的患者空腹甘油三酯的水平较低(N=126, 108±42mg/dl),可溶性的餐后甘油三酯的轻度增加,但甘油三酯的平均相对增加量是相似的。在整体人群和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中,,餐后甘油三酯和主要终点的数目之间无明显相关。空腹的甘油三酯水平在单因素分析中具有预测价值,但在多因素分析中却没有这种预测价值。对于糖代谢正常的患者,空腹甘油三酯和餐后甘油三酯的代谢(ROC曲线下面积和餐后甘油三酯的相对增加)预测了主要终点的发生。当调整好基础临床特征,代谢参数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空腹甘油三酯 >150mg/dl vs. <106mg/dl: HR 3.10 (CI 1.06-9.06), p=0.04; 相对性的甘油三酯增加 >210% vs. <171%: HR 4.45 (CI 1.33-14.91), p=0.02)后它们仍然是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对于糖代谢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空腹的和餐后的甘油三酯水平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crack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