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目前开通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成功率已很高。但CTO病变是否需要都要干预,这似乎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本次特邀多名专家针对该话题展开讨论。
沈卫峰:
CTO病变是否需要干预取决于多方面
CTO病变是否需要开通,需要多方考虑,如病变是否是关键的血管。我对处理前降支CTO病变的的看法是:对于简单病变,适用于介入治疗。但是如果CTO病变血管很粗大,而且在技术操作上有一定难度,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杂交手术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前降支对于心脏供血很关键,如果支架引起再狭窄或者急性闭塞,这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果是多支血管病变,前降支是一个完全阻塞,前降支远端又比较粗大,PCI技术操作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先做一个微创的搭桥手术,然后再去干预其他病变血管,这样远期疗效会比较好。
总体而言,CTO病变是否需要开通,我觉得应考虑到远端血管床、CTO远端心肌是否存活等问题,就此目前争论很多,例如心肌梗塞是不是慢性的完全阻塞引起的?是否需要开通?心肌是否存活非常重要,如果心肌已经完全死亡,CTO远端供血范围很小,开通CTO的疗效不一定好。
原则上讲,通过技术开通完全阻塞的血管是可以接受的,目前较多研究显示,采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介入治疗开通CTO的疗效较好,但是我觉得还需个体化,特别是目前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以及解剖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前降支病变的患者同时CTO血管粗大,我们可以考虑做杂交手术,远期疗效优于单纯的介入手术。
陈纪林:
开通CTO病变取决于心肌存活量
不是所有的CTO病变都需要处理。CTO病变是否开通取决于心肌存活量,不是所有的CTO都需要开通。存活心肌的量多,值得开通;存活心肌的量少,不值得开通。
葛雷:
CTO治疗需严把适应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到最近的OAT研究,多数研究都认为,开通CTO可改善患者症状和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减少心律失常发生、减少再次外科手术的几率。因此,从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开通CTO肯定具有获益。但在临床上,我们不可能都想法设法去开通所有CTO,一味地开通CTO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CTO治疗需严把适应证。开通CTO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能为患者带来获益。首先,对于那些药物不能控制或者难以控制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同时合并CTO,或通过非创伤性检查发现患者出现大面积的心肌缺血,应尽快开通病变血管。如果CTO病变解剖结构比较适合,通常建议介入开通。
总之,要避免走两个极端,一个是所有的CTO都必须要开通,或用OAT研究结果去否认其他一些证据,因为OAT研究入选条件、入选患者有一定缺陷,所以如仅用OAT研究去反驳CTO并不需要开通,这不仅片面且不科学。无论是介入医生还是心外科医生,治疗CTO都应严格把握适应证,要防止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如果不管影响供血的范围有多大,不管当地医院的技术条件,当地心外科技术水平,而一味地去开通CTO,这无疑增加患者负担,浪费医疗资源。
魏盟:
个体化治疗尤为重要
毫无疑问,CTO会对心脏会产生不利后果。我们需要考虑病变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CTO, CTO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哪些影响,行CTO都需要耗费哪些医学资源,这些都是需要均衡考虑的问题。因此,个体化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着重考虑那些对CTO患者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更应该安全性问题。如果是一些不太重要的血管且需很大的风险,就应当考虑另外的一些治疗手段。
陈韵岱:
并不是所有的CTO均需处理
比较严重、发生在主干血管的CTO应尽量开通,尽管是稳定的心绞痛,但是开通CTO病变后显著改善心脏血流、心功能,尤其是有助于今后侧枝循环的形成。发生在主干血管的CTO应该开通,但不是所有CTO均需开通。一些小分支、或者已经闭塞的血管所供应的缺血区已经心梗,也就是说无存活心肌,该情况下,开通血管的临床获益很小。
周玉杰:
有些CTO病变开通属于过度医疗
当然不是。CTO病变开通后可增加心功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侧枝循环、血管保护等,但是有多患者开通CT0病变属于过度医疗,有的医生对此还乐此不彼地进行治疗,不仅产生并发症而且是徒劳。如果CTO病变远端供血很好,各项临床指标达一定要求就可。因此不是所有的都CTO病变需要处理。
梁 春:
应对患者的综合益处进行权衡
CTO病变处理前要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存活心肌进行评价,考虑再开通的代价、费用、造影剂影响等,对患者的综合益处进行权衡,不是所有的CTO病变都要做。有些血管很小,影响范围很小,或者存活心肌很少,所有没有必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