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OCC2011]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将引领我国介入未来
[2011/6/10 9:55:50]
 全文(共1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潘文志  周达新  葛均波
  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TVAI),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全新的微创瓣膜置换技术。TAVI所用的带瓣膜支架发展已经历三代,目前第三代的代表性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为Cribier-Edwards生物瓣;另一种为CoreValve生物瓣。目前,TAVI主要的适应证为:①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S)(瓣膜口面积< 1 cm2 ) ; ②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EuroSCORE)≥20 %或美国胸外科学会危险(STS)评分≥10 %。 当前研究入选的绝大多数为三叶式的CAS置入。先天性二叶式AS往往瓣膜钙化严重、瓣环呈椭圆形,TAVI术后易出现人工瓣膜变形、返流、移位等并发症,目前是否对该类置入行TAVI存在着争议,但已有学者对先天性二叶式AS成功行TAVI术。外科主动脉换瓣术(尤其是生物瓣)所用的瓣膜均有一定寿命,随着时间的延长,置入的人工瓣膜可出现退化,导致瓣膜狭窄或功能障碍。已有学者报道,对该类患者行TAVI术,效果也满意。对TAVI术后出现瓣周漏患者,再次行TAVI,亦能成功。伴存着主动脉瓣返流AS患者不是TAVI的禁忌证,只要AS是主要的病变,仍适合TAVI。随着器械的改进及研究的进展,TAVI的适应症将越来越宽。
  截止目前,全球已有20000多例患者接受了TAVI治疗。新近研究报道的病例数越来多,手术效果也越来越令人鼓舞。近2年来发表的大型TAVI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TAVI成功率很高(93.3%~98.4%),30天死亡率8.5%~12.7%。由于入选的是高危患者,这样的死亡率还是可以接受。常见并发症包括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脑卒中及局部血管并发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10年10月完成国内首例TAVI术以来,已累计完成3例TAVI,均获成功,30天生存率100%。
  目前研究证实,TAVI不但可以降低症状性AS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6分钟步行距离,还可以提高心肌功能,逆转左室重构,降低脑钠肽水平。此外,TAVI还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近来发表的研究绝大多数为短期随访的结果,而近期发表在《循环》上一项对70例TAVI患者三年以上的随访研究显示,患者生存率为57%,患者的跨瓣压由术后的10.0 mmHg升至3年时的12.1 mmHg (P=0.03),瓣膜面积由1.7±0.4 cm2降至1.4±0.3 cm2 (P<0.01)。84%患者术后存在轻微至轻度的返流,但随访期间反流保持不变或有所改善。无病例发生瓣膜腐化、支架断裂变形或者瓣膜移位,该研究显示TAVI良好的中远期效果。
  发表在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PARTNER-B队列研究入选了358例外科手术禁忌的重度AS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的标准治疗组(包括球囊扩张成形术)及TVAI组。1年随访时,TAVI组死亡率(30.7% vs 50.7%)及复合终点(死亡+再住院)发生率(42.5% vs 71.6%)明显低于标准治疗组。存活者中,TAVI组NYHA Ⅲ~Ⅳ级患者的比例较标准治疗组低(25.2 % vs 58.0%)。该研究结论是对于外科手术禁忌的严重AS患者,与传统治疗相比,TAVI明显减少了患者全因死亡率,以及再住院和死亡复合的终点,改善患者症状,尽管TAVI组大血管并发症和中风发病率较高。 2011年4月ACC科学年会揭晓的PARTNER-A队列研究,入选外科手术高危AS患者(平均年龄84.1岁),随机分至TAVI(N=348)或外科换瓣组(SAVR,N=350)组.  该研究的结论是对于那些外科手术高危AS患者,TAVI不失为传统外科手术的一种优秀替代治疗方案。今后尚需进一步观察TAVI在中危患者中的作用。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