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一些前瞻性研究提示,基线时存在斑块内出血(IPH)与新发卒中和卒中复发相关。另外,基线的IPH与斑块负荷更快增加相关,斑块负荷对应着管腔狭窄。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IPH发病率的报道。另外,还未报道IPH发生前后的病变进展。
方法:在本研究中,76例狭窄程度为50~79%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于基线接受了颈动脉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在随后的54个月中,每18个月复查一次MRI。MRI检查包括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质子密度(PD)加权像和飞行时间(TOF)成像。回顾性选择在54个月时至少有一侧IPH征象的患者,评价这些患者全部4次随访的MRI图像。由对IPH情况和随访时间不知情的医生评价PD/ T2WI上的斑块体积。由对斑块体积测定和随访时间不知情的医生确定TOF/F1图像上的IPH。根据在4个时间点有/无IPH区分出3个连续的阶段,依次为(无IPH、出现IPH和形成IPH),其中出现IPH位于首次形成IPH和前一个阶段之间。这几个阶段的进展速度计算为管壁体积每年变化的百分比。
结果:在54个月时得到的152个动脉图像中,38个图像被剔除(图像质量差,5.9%;显示不全,3.9%;完全闭塞,2.0%;曾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13.2%)。在其余的114个动脉中,17个动脉(14.9%)在54个月时发生IPH,其中12例在基线时无IPH。一致的是,在54个月期间,11.0%(12/109)的无IPH的动脉发生IPH。在这12个动脉中,无IPH、出现IPH进展和形成IPH时的平均进展速度为-2.94%、2.49%和2.88%。仅针对无IPH时期(在IPH出现前至少连续两次扫描无IPH,n=7)的动脉的亚组分析提示,无IPH到开始出现IPH /形成IPH期的进展速度显著加快(-2.94% vs. 4.72%,P=0.033,成对t检验)。
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颈动脉的IPH的发病率和斑块进展的同时加速。此外,IPH的作用长时间持续存在。IPH看起来基本改变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和自然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