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确定人工合成戊糖磺达肝癸钠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和原因。患者和方法:2008年9月1日-2009年4月30日,对接受预防/治疗性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7天的患者就皮肤不良反应进行前瞻性研究。有指征时,则执行其他步骤,如皮肤活检、过敏测试以及血栓形成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临床/实验室评估。结果:总共纳入231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典型的延迟型IV型过敏反应(DTH)——红斑皮损。然而,1例女性患者在注射局部(腹部)出现皮肤瘙痒,组织学显示有轻度淋巴组织浸润,证实为DTH。HIT作为另一种可能的皮肤病变的潜在病理机制,从临床上和血清学上被排除。因此,磺达肝癸钠诱发皮肤病变的总发生率为0.4%(95%CI:0.01%~2.4%)。在对肝素有DTH的患者中,未观察到交叉过敏反应。结论:磺达肝癸钠过敏的可能性低,过敏性皮肤DTH的发生率较常用的肝素大约低20倍。上述结果以及已知的磺达肝癸钠治疗期间继发血栓事件或HIT的患病率低,提示在选择性患者中,磺达肝癸钠可能改善患者护理、提高治疗安全性和降低抗凝治疗的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