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以下为有关该指南需谨记的10点:1.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最新进展是对成人和儿科患者(除外新生儿)基础生命支持(BLS)步骤的顺序从“A-B-C”(开放气道-通气-胸外按压)变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通气)。2. 新生儿心跳呼吸停止的病因几乎总是窒息。因此,对新生儿复苏A-B-C顺序被保留,除非有已知的心脏病因。3. BLS流程被简化,且“视、听和感觉”已经从流程中去除。这些步骤的效能不一致且耗时。对任何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的无反应成人受害者,2010指南强调了应急响应系统的立即启动和开始胸外按压。4. 对未经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鼓励仅按压的CPR,易于实施并使受试者更容易接受调度员的电话指导。5. 给予人工呼吸前立即开始胸外按压(C-A-B而不是A-B-C)。以30次按压而不是2次通气开始CPR可缩短至首次按压的延迟时间。6. 更加强调确保高质量CPR实施的方法。充分的胸外按压需要适当的深度和速度,使得胸部在每次按压后能够完全反弹,尽量减少按压停顿并避免过度通气。对成人受害者,所推荐的按压深度已增加到至少2英寸。7. 医疗工作者检查脉搏的重要性已被最小化;测及脉搏相当困难,尤其当血压非常低或无法测及时。确定是否存在脉搏耗时应不超过10 s。8. 心搏骤停的第一时间内必须采取3项行动以争取存活的最佳机会:EMS系统的启动, CPR的提供以及除颤器的操作。9. 复苏期间由医疗工作者实施的很多工作在适当情况下可由训练有素的援救者综合服务队同时开展。医疗工作者培训应着重于在每个成员到达时组建团队或如果多个救援者在场时快速分派角色。10. 心搏骤停后护理目的包括:优化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灌注;转运至合适的有综合心搏骤停后护理治疗系统的医院或重症监护病房;识别并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温度控制以优化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预测、治疗和预防。(Debabrata Mukherjee, MD)Circulation 2010;122:S640-S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