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IHD之细胞因子治疗, 一场遥遥无期的约定?
[2010/12/27 13:31:50]
 全文(共2页)

反方观点:细胞因子治疗无法真正走进临床一线
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不理想
    虽然临床前研究和小规模临床观察研究显示一定疗效,但令人失望的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未重现其“辉煌”。
    AGENT(Angiogenic Gene Therapy)试验发现冠状动脉内注射腺病毒编码FGF4转录(Ad5FGF-4)能安全地改善运动踏车时间。AGENT-2试验中观察到Ad5FGF-4治疗能改善患者可逆性和全部局部心肌灌注,但无统计学差异。AGENT-3和4试验纳入不适合血运重建的CCS2~4级心绞痛患者,队列研究中期分析发现,主要终点事件(治疗后12周踏车运动试验)和次级终点(CCS 级别改变以及其他临床参数)的组间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研究被永久终止。
    在I期临床试验中,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注射GCSF能改善心脏功能。在随机开放式FIRSTLINE-AMI试验中,STEMI介入PCI后90min开始连续6天皮下注射GCSF,对照组未使用安慰剂,4个月和1年后,GCSF治疗患者比对照患者改善明显。阳性结果未在随后展开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得到证实。Hill等给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连续5天皮下注射GCSF,循环血前体细胞数量极大增加,但1个月后LVEF、室壁运动、心肌灌注和踏车运动时间均未改善。Wang等连续6天皮下注射GCSF治疗13例前瞻性选择的严重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2个月后CCS 分级改善,但SPECT静息和应激灌注缺损节段未改变,LVEFs进一步下降,可能原因是GCSF动员白细胞增加了炎症和纤维化。
疗效指标存在局限性
    目前,最常用的细胞因子临床试验主要观察指标为血流灌注。存在2方面局限:一是技术层面上,血流灌注测量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而是指标本身属于替代指标,并非临床硬指标。和细胞治疗一样,心脏病细胞因子治疗临床试验可以有很多观察指标和评价终点,包括血流灌注、心脏收缩功能等,但其中最具说服力的硬终点事件是死亡和心力衰竭(即致死率和致残率)。采取血流灌注、LVEF
[1] 2 [上一页]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