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围生期心肌病
[2010/10/29 10:41:07]
 全文(共2页)

流行病学
    PPCM发病率为1/1300~15000,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区别。美国发病率为0.25‰~0.76‰(1000~1300例/年),世界高发区为13‰。 我国重庆调查扩张型心肌病中11%为PPCM,病死率占孕妇病死率的15%~60%。
病因及危险因素
    双胎、多产及高血压 双胎妊娠PPCM发病率为7%~10%。Demaki研究发现,PPCM中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占22%。我国徐增祥教授研究发现,PIH占22%~50%,其发病率较正常孕妇高5~7倍。
    病毒感染 柯萨奇B组病毒与PPCM关系密切。PPCM患者血清中柯萨奇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升高,补体结合试验单份血清滴度>1∶32。
    自身免疫因素 据研究,PPCM中辅助T细胞/诱导T细胞的比值增高。
    其他病因和危险因素 年龄因素(>30 岁)、低硒、营养不良、代谢及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
发病机制
    心肌炎学说 PPCM 心内膜心肌活检发现: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水肿、坏死及纤维化;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与再次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病理改善高度吻合。妊娠与分娩时,心脏负荷增加,加重潜在病毒性心肌炎造成的心肌损伤。同时妊娠时免疫功能改变,促使心肌细胞对病毒感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
营养学说 蛋白质、维生素缺乏,贫血及产后哺乳均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据调查,PPCM 好发于经济条件差的地区,我国农村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与营养缺乏有关。
    其他学说(尚未证实) 如妊娠期代谢内分泌变化,母体与婴儿之间的免疫反应,药物过敏等因素。
临床特征
    80%的患者在产后3个月内发病,10%在产后3个月后,10%在妊娠晚期,妊娠后期3个月内几乎没有发病者。 PPCM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心电图T波变化而无症状,重者呈难治性HF甚至死亡。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形式有3种:(1)HF:早期出现乏力、运动耐力下降、劳力性呼吸困难和水肿;部分患者以急性左/右心衰竭为首发表现。(2)栓塞:心腔内附壁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或体循环栓塞,使病情急剧恶化,出现休克甚至猝死。(3)心律失常:以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束支传导阻滞多见,房室传导阻滞极为少见。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生化检查可能出现肝、肾功能轻度异常,偶见低蛋白血症。血清BNP、NT-proBNP升高。
    心电图 心电图异常多为非特异性,左心室肥大、ST-T改变、低电压,有时可见病理性Q波。心律失常常见,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
X线检查 心脏普遍性增大,以左心室为主。可出现肺淤血征象,伴肺间质或实质水肿及少量胸腔积液,合并肺栓塞时胸片有相应改变。
    超声心动图 心脏四腔均增大,尤以左心室增大为著, 室间隔和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有时可见附壁血栓及少至中量心包积液,轻度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
    心导管检查 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左房压和肺动脉楔压(PCWP)增高,心排出量、心脏指数降低。
    心内膜心肌活检 高度怀疑有心肌炎时,可做心内膜心肌活检,需在病程早期进行,才易得到阳性结果,但不作为常规检查。


[下一页] 1 [2] 

zaxzyyd  2010/11/18 22:40:39
学习了
wushitong  2011/8/27 18:43:23
治过数例 与慢性心衰治疗无异大量被推阻断剂应用结合ACEI及小量利尿和洋地黄 但预后比原发扩展性心肌病好得多 至今仍有长期存活者近10年
luxianben  2010/12/30 22:41:47
也曾碰到类似的患者,但是对于后续治疗是否需要长期坚持好像还没有定论
lam2009  2011/12/8 20:15:05
我也遇到数个类似的患者,后续治疗如何?
wushitong  2011/8/27 18:45:52
治过数例 与慢性心衰治疗无异大量β阻断剂应用结合ACEI及小量利尿和洋地黄 但预后比原发扩张型心肌病好得多 至今仍有长期存活者近10年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