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s from endogenous thrombin gener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 cohort study
Francois Schiele,Evelyne Raccadot,Nicolas Meneveau,Marie-France Seronde,Vincent Descotes-Genon,Joanna Oettinger,Kais Mrabet,Romain Chopard,Jean-Pierre Bassand
Archiv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pplements,Volume 2,Issue 1,January 2010,Page 4
背景:决定抗栓药物的合适剂量是困难的,需要有界定合适检测技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在计划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并联合两种或三种抗血小板药物和磺达肝癸钠或普通肝素(UFH)预处理的患者中,我们比较内源凝血酶能力(ETP)。预处理取决于临床表现。在献血的自愿者和接受PCI的患者中进行标准的自动化血栓成像。通过荧光技术在去血小板血浆中研究凝血酶的生成。
患者/方法:总共纳入152例患者。组1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预处理,组2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预处理,组3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2.5 mg磺达肝癸钠预处理,组4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2.5 mg磺达肝癸钠和替罗非班预处理,组5接受50 IU/kgUFH的推注+抗血小板药物。结果:与献血的自愿者相比,组2的ETP显著下降。增加磺达肝癸钠(组3)ETP下降24%,组3和组4间ETP进一步下降25%。使用UFH后无凝血酶生成(图1)。
结论:在PCI中,评估凝血酶的生成可能非常有用,同时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联合使用是必须的。
图1 内源凝血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