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陈良龙 方军
从基础研究证实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到其真正应用于临床是个漫长的过程。本研究第一次尝试使用“现成的”异体细胞经静脉途径移植的新策略(以往研究采用自体细胞体外培养经冠脉注射),使干细胞作为一种可供静脉注射的“急救药品”应用于心肌梗死早期修复受损心肌成为可能。然而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该试验并未设计对照组验证干细胞治疗有效性;二是由于是I期临床试验,这种初步结论有待更大规模II期临床试验验证;三是临床试验没能对干细胞进行标记示踪,干细胞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各器官的分布情况、命运如何及作用机制等无从得知。诸如,干细胞是否向受损心肌归巢,能否存活并发生“环境依赖性分化”,除分化外旁分泌机制是否发挥更关键作用,移植过程中受损微环境(生存土壤)的改良与干细胞种类(种子细胞)的选择哪个更重要,体内“种子细胞”存活及分化的检测期待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的成熟使其最终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这些需要从临床研究回归到大量基础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
Pre-Clinical Research
乙醛脱氢酶2可减轻乙醇的急性心脏毒性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meliorates Acute Cardiac Toxicity of Ethanol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急性乙醇暴露导致的心肌损害时,乙醇的主要代谢产物--乙醛通过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的系统性过度表达而发挥的促解毒作用。
背景:酗酒可导致心肌中毒、影响心脏功能,表现为心室收缩功能受损,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
方法:应用鸡β-肌动蛋白启动子制作ALDH2转基因小鼠。野生型FVB(弗里德氏病毒B)小鼠和ALDH2鼠均用乙醇干预(3g/kg腹腔注射),24h后应用Langendroff和心肌细胞边缘探测系统评价心肌功能。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评估蛋白磷酸酶2A和2C(PP2A 和 PP2C),以及Akt、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转录因子Foxo3 (Thr32和Ser413)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ALDH2降低了乙醇诱导的心肌乙醛水平升高。急性乙醇暴露可损害心肌、导致心肌细胞收缩功能下降,表现为压力产生和下降最大速度(±dP/dt)降低、左室压的产生、心肌细胞短缩,以及心肌再舒张时间的延长,而ALDH2可减轻这些毒性效应。乙醇干预阻碍了PP2A和PP2C上调相关的Akt 和AMPK磷酸化,而ALDH2可抑制上述异常。ALDH2可分别显著抑制乙醇诱导的Akt和AMPK-激活的Foxo3 上Thr32 和Ser413位点磷酸化的下降。此外,ALDH2也缓解了乙醇诱导的心肌凋亡、蛋白损伤和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
结论:我们的结果提示,ALDH2可能通过抑制蛋白磷酸酶,增强Akt和AMPK活化,最终抑制Foxo3表达、凋亡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对急性乙醇中毒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J Am Coll Cardiol 2009; 54:2187-2196
猪活体内Rho-激酶在药物洗脱支架诱发冠状动脉超收缩反应发生机理中的作用
Role of Rho-Kinas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Hyperconstricting Responses Induced by Drug-Eluting Stents in Pigs In Vivo
目的:本研究目的为验证在猪活体内,药物洗脱支架(DES)诱发的冠状动脉超收缩反应的发生机理是否包括Rho-激酶途径。
背景:新近有研究结果显示,在人体内与裸金属支架(BMS)相比,DES边缘区域的冠状动脉收缩反应增强。我们之前所做研究结果显示,在人类和动物体内,激活Rho-激酶途径是冠状动脉痉挛分子机制的核心环节。
方法:将人类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s)与不同浓度的紫杉醇(10-9~10-6 mol/l,相当于曾经报道的置入DES冠状动脉组织内的浓度水平)共同培养24h。紫杉醇洗脱支架(PES)、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和BMS随机置入猪左侧冠状动脉4周。
结果:在hCASMCs中,紫杉醇显著增加了Rho-激酶的表达和活性。在猪模型中,与BMS组(n = 12)相比,PES组(n = 12)血清素显著增强冠状动脉收缩反应(45 ± 4% vs. 30 ± 3%,P<0.01),冠状动脉收缩反应被选择性Rho-激酶抑制剂hydroxyfasudil(90和300 mg/kg冠状动脉内给药)消除。PES增强了支架边缘的炎症反应和微血栓形成,同时增强了Rho-激酶的表达和活性。在器官试验中,与BMS组相比,PES支架边缘一周由血清素所诱导的冠状动脉收缩显著增强。在活体实验中,SES导致了相似的冠状动脉超收缩反应。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Rho-激酶途径在由DES诱导的冠状动脉超收缩反应的发生机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表达对心梗后左室重构的有益作用
Beneficial Effects of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Inhibition on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目的:心肌不良重构的程度对心肌梗死(MI)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我们研究了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能否延缓MI后左室(LV)重构的进展。
背景:目前抑制心肌重构的治疗策略仅限于抑制神经激素系统的激活。mTOR依赖的信号传导机制参与重构过程的中心环节,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
方法:建立大鼠MI模型当日或3日后给予依维莫司(RAD)治疗。
结果:28d后,RAD治疗的动物MI后重构减轻,LV功能改善,LV舒张末直径(8.9 ± 0.3 mm vs. 11.4 ± 0.2 mm, P<0.05)、舒张末容量(304 ± 30 ml vs. 414 ± 16 ml, P<0.05)以及心肌容量(-40% vs. 安慰剂组, P< 0.05)均减小。与安慰剂组动物相比,治疗组梗死范围显著减小。mTOR的抑制导致梗死边缘区域心肌自噬增加,蛋白酶体活性降低。自噬流量检测发现,RAD未降低自噬体的清除率。在MI 3日后RAD治疗组,心肌不良重构仍有缓解,自噬也有增加。MI后3个月可见LV功能的持续改善, 即使在RAD治疗一个月后停止用药的情况下也仍有改善。
结论:对mTOR的抑制是控制MI范围、延缓MI后LV不良重构的潜在治疗策略。
[下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