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论文数量已经排在世界第二位,是仅次于美国的论文大国,我们需要选登国内有创新性、有独特观点的文章;踏踏实实做工作,而不是简单抄袭国外的研究数据。我们国家医疗资源丰富,病例很多,这些都是进行原创研究的有利因素。从审稿的角度,我认为本届CIT的原创性研究稿件数量比去年大幅提高,质量上也明显提升;同时病例投稿中超过50%为并发症,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一点也是CIT在不断发展中一个令人欣慰的地方。”
——陈纪林教授
“CIT已成为和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会议,邀请到很多国际知名的介入专家前来参加,包括TCT、EuroPCR等众多国际合作伙伴,我相信他们会带来国际最前沿的信息。还有一个亮点就是CIT作为一个日益扩大的国际交流平台,除了美国、欧洲,还有大量亚洲其他国家的医生前来参会,CIT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心血管介入会议。”
——陈纪言教授
“CIT大会已成为国际上代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的一个名片。这个平台主要贡献之一是提供国际最前沿的进展,因为它是英语平台,更有利和国外专家的交流。由以前单纯到国外学习、回来消化,到现在欣喜地看到在高润霖主席、徐波秘书长的带领下出现的这个大型高水平平台,给我们科研和诊疗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极大帮助。原创性的研究越来越多,甚至涌现出大量中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可以展示给国外的同行,有效提升了我们的整体水平。”
——葛均波教授
“我们非常关注心血管介入领域内我们到底达到了什么水平,对比参照之下,我们是不是能够接近国外的水平。国际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看有无创新意义的,或者符合特定临床情况的、比如符合中国人情况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实施、结果,最后对临床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这是一个标志点。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医生也做了一些好的工作,有14个RCT已经提交,其中6个可以做Late-Breaking Clinical Trial,我觉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对我们以后的学术会议和学术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是一个导向,只有这种导向才能不断地总结临床经验,然后回过头来指导临床实践,这一点我觉得也是CIT会议非常值得关注的地方。”
——霍勇教授
“CIT能够吸引国外的医生来介绍他们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和最新的理念,使中国跟国际接轨;还有一个就是能够把中国医生做的研究和工作展示给国外同行,这是一个双向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从这点来说可能更多受益的是中国医生,一方面必须承认我们和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医生是参会主体,通过CIT可以帮助中国医生在策略上对冠心病介入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正确的理解。”
——吕树铮教授
“CIT已经超越CCT和TCT Asia,成为可以比肩TCT、PCR的国际四大介入大会之一,CIT的影响力在这两个大会中间已经得到认可,成为中国走向世界、接轨国际的一个桥梁。而且通过这次审稿工作,感觉中国医生现在写的论文学术水平明显提高,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第二,有相当一批论文还得到外国专家的认可;第三,就是得到广泛的参与,投稿来源覆盖上百家医院,体现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和CIT的受关注程度。CIT 2010对心血管介入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化治疗,将做出新的贡献。”
——杨跃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