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循环》:对于氯吡格雷抵抗目前缺乏统一的定义和检测方法,但是对于接受PCI治疗并置入DES的患者来说,氯吡格雷抵抗可能将其置于出现血栓事件的危险之中,您认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陈韵岱教授:关于氯吡格雷抵抗,很多人还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认为可能存在药物的低反应状况,这和我们常规认为的药物抵抗意义还是不一样的。对于行药物支架,需要长期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患者,大家都非常关注氯吡格雷的抗栓性能。如果应用以后效果不理想,发生了血栓事件,那么后果很严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两方面考虑:首先对于一些高血栓风险的患者应在介入术前和术后进行评估,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血小板药物功能活化的监测。尽管指南中提出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时候不需要进行监测,但是对于特殊的高危人群,特别是考虑到目前没有特别完备的方法的时候,还是要进行血小板活化的监测。监测的方法一个是血小板功能的评估如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聚集率检测,以及血栓弹力图给予的指标来评估血小板的功能,通过不同的监测方法及评估,对于特定的患者会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第二方面是研发新的抗血小板药物,这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去做的,如Prasugrel, Ticagrelor等,这些无论是针对P2Y12受体的拮抗药物,还是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的使用,目的都是希望能够替代或减少已有的包括氯吡格雷这类药物的低反应现象,提升药物抗血小板活性,最终起到很好的效果。
《国际循环》:目前有关ACS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质子泵抑制剂(PPI) 是否增加心脏不良事件的争论很多,有关研究也不断公布,结果不一,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实际工作中如何使用这两种药物?
陈韵岱教授: ACS患者使用PPI,实际上是针对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PPI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来预防和治疗急性胃粘膜损伤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长期服用,都潜在的影响胃粘膜的功能及可能存在新发胃粘膜损伤,并加重原有胃黏膜损伤,和延迟胃粘膜愈合的副作用。因此现在想到一种方法,加入质子泵抑制剂对于高危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来说,联合使用有预防作用,既保证了疗效又保证了安全性。目前心血管界和消化界认同此方法。至于之前出现的PPI和氯吡格雷同样是肝细胞P45O的代谢通道,两者同时使用可能会影响氯吡格雷的抗栓效果,可能会增加血栓源性的说法,在2009年的一系列的研究中基本上已经不被认可了,但需要提醒我们的是,临床中应该警惕联合使用可能会出现的药物间的相互拮抗作用。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先进行上消化道出血高风险人群的评价,并不是每例患者都需要PPI。同时探索更新的药物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