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循环》:2009年长城会赵冬教授发布的CONSIDER研究显示98%的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合并1个或者1个以上的危险因素;而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顾东风教授近期在《Circulation》发表了中国高血压人群研究,接受降压治疗且降压达标者(<140/90 mmHg)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仍高于血压正常者,这说明对于高血压降压治疗和危险因素的发现并控制均十分重要,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陈璘教授:中国人其实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因为我们的起点可能比较滞后,随着跟国际接轨,我们的研究慢慢走向国际以后,就会发现很多原来没有发现的东西。例如今天会议的主题是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发现率以及原来没有发现,包括现在心血管的死亡事件,心血管医生可能发现它的合并发病率越来越多。刚才讲的两位教授发布的两个报告非常重要。到底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代谢紊乱他们是独立的东西还是就是经常一起出现的代谢综合征?所以高血压治疗降压是硬道理,140/90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是针对大多数人,只是高血压目标性的东西,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达到这个目标,根据基础血压水平,可能到一定水平就偏高了。140/90以下是不是就可以安全,高枕无忧?经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到,高血压降下来,但死亡事件和心血管事件有相当高的发生情况。另外,血压高是不是机制就是RASS系统,交感兴奋,钠水储留等?可能还有很多不明的东西,所以高血压的治疗,除了降压,还有一些情况我们不清楚,需要继续研究。目前我们注意到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的治疗,靶器官的损害到底是就是血压升高靶器官的损害?还是在血压升高的过程中其他的致病因素同时存在,导致器官损害?我们发现很多病人即使血压降下来,器官损害还在进行。首先要将血压,其次要考虑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做越来越多的研究,很多药物也有这方面的作用RASS系统拮抗剂包括ACEI,ARB,β受体拮抗剂等等,虽然说降压是硬道理,但器官保护也是硬道理,还有很多不明因素的以后还要研究。
[下一页] [1] 2 [3]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