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循环》:“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自20004年实施以来,经过5年的努力,临床医生特别是心内科医生,对高血脂的危害越来越重视。而目前心内医生对IGT/餐后血糖和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率不高,那么通过EARLY工作组的工作展开,预计需要多长时间可以使心内医生对IGT/餐后血糖和微量蛋白尿的重视有一个大幅提高?您如何看待心内科临床筛查血糖和蛋白尿会对患者带来哪些远期的获益?
严毓勤教授:谢谢。实际上我们心内科医生对冠心病病人、高血压病人的IGT和微量蛋白尿的测定由来已久,讲起来大家以前也都是比较重视的。但是也有很多漏诊的病人。特别是如果不做IGT的话,你如果不做糖耐量试验的话就不能发现IGT。至于说预计多长时间可以使心内科医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我想大概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通过各个方面的医生的教育,使广大的心内科医生能够非常地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使大家能够在认识上面,实际实施上面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我想需要一定的过程。假如心内科医生可以筛选到这些IGT异常的病人,以及微量蛋白尿的病人,把这种病人检测出来,达到一个早期预防、早期治疗,能够降低心血管的风险。那么应该说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具有事倍功半的作用,对于降低心血管的风险、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使心血管死亡率下降有很大的益处。
《国际循环》: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顾东风教授近期在《Circulation》发表了中国高血压人群研究,全面解析了我国高血压各亚型的发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特点。他发现,接受降压治疗且降压达标者(<140/90 mmHg)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仍高于血压正常者,降压达标组心血管事件发病和死亡风险是血压正常组的2.01倍和1.61倍,这是否提示降压应当更早、更综合?
严毓勤教授:这个问题我想应当这样来讲,就是在已经有高血压的病人,或者高血压合并有许多危险因素的病人,即使血压已经达标了,但他的心血管风险还是不能和血压正常者一样,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第一就是要更早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他还没有发生到高血压的时候你就能够在预防。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非常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医讲究的是“上医治未病”。 他没有发生高血压的时候你就能够使他在预防,能够早期地预防、早期地干预,那就降低了他的风险。另外在已经发生了高血压的病人,即使已经进行了强化治疗,他的风险也还会是正常血压者的两倍。应该讲,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疾病的治疗、预防都是要更早、更加综合地来进行,不单单是血压一个标准,还要考虑多种的危险因素来进行综合干预。
《国际循环》:目前临床上分科很细,基本上是血糖在内分泌科看,血压在心内科看,蛋白尿在肾内科看,而这些危险因素常常同时出现在一个病人身上,作为心血管的专家,您认为心内科医生在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工作中应担当什么责任和使命?
严毓勤教授:我想心内科医生应当讲在这个多重危险因素的工作中担当首当其冲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哪?因为很多的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的病人或者是高血压的病人,他首先来到的是心血管或者高血压的门诊。你要是有这个意识,(就)能够发现这些隐匿的危险因素,特别是糖耐量的异常,或者是微量蛋白尿,这样心血管医生就发现了一个糖尿病的问题,发现了一个肾脏科的问题,(便能)达到一个综合治疗。那么在这个当中,心血管医生就首当其冲了,另外,假如高血压病人不能由心血管内科医生发现他的隐匿的问题的话,他可能永远也不能被发现。以至于到了糖尿病的以及慢性肾脏功能损害的时候,再来看内分泌科、再来看肾脏科已为时过晚,在这当中,我想心内科的医生应当首当其冲,担当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发现这些隐匿性的危险因素、达到早期预防,综合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的目的。
[下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