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80岁以上高龄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调查
[2009/12/15 10:34:00]
 全文(共3页)

    2.1.4增龄与危险因素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时危险因素有1-3个,常见为超重,饮酒或吸烟。10年后(70-79岁),危险因素增加1-2个,主要为: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TC>5.0mmol/l,LDL-C>3.0 mmol/l, TG>1.7mmol/l, HDL-C<1.0mmol/l(男性), <1.2mmol/l(女性);亚临床器官损害:心电图左室高电压,超声心动图左室肥厚,颈动脉中层增厚(IMT>0.9mm)或出现斑块,肌苷轻度升高,115-133umol/l(男性),107-124umol/l(女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60ml/min/1.73m2),微蛋白尿30-300mg/24h等。20年后(80岁以上),危险因素增加2个,并出现靶器官并发症发生,如下: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绞痛,冠脉重建,心力衰竭;肾功能损害:肌苷升高,>133umol/l(男性),>124umol/l(女性),蛋白尿(>300mg/24h);眼底病变:出血,渗出等。

    2.1.5增龄与靶器官损伤

    增龄和左室肥厚:随着病程增加,10年后(70-79岁)左心室壁肥厚增加,20年后(80岁以上),左心室壁厚度降低。随着高血压病程进展,首先发生向心性肥厚,但病程进展20年,出现靶器官临床损害后,心脏表现为室壁变薄的离心性增大。

 

    增龄和颈动脉病变: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时颈动脉多无变化,10年后(70-79岁)颈动脉壁增厚,IMT≥0.9mm,可见附壁粥样硬化性斑块, 20年后(80岁以上),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增多,并阻塞管腔。

    2. 高龄老年高血压治疗现状的调查:

    2.1血压达标情况。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时血压达标率为82%,10年后(70-79岁)血压达标率为87%, 20年后(80岁以上),血压达标率较前下降,为76%,与高龄老年血压波动变化大,依从性降低等因素有关。
    2.2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为4 类,即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抑制剂(ACEI,ARB);B β受体拮抗剂(BB);C钙离子阻滞剂(CCB);D利尿剂(thiazide and thiazide like diuretic)。发病时多用A+C组合,随着病程增加,10年后(70-79岁),A+B+C或A+C+D, 20年后(80岁以上),多药联合,即A+B+C+D。


[下一页] [1] 2 [3] [上一页] 

ying980053  2009/12/25 12:52:00
很有参考价值
renyouwang  2009/12/20 21:15:00
已经拜读,受益非浅,谢谢!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