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研究结果提示,血小板反应性升高和血凝强度(clot strength)增加、以及纤维蛋白的快速形成可预测患者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6个月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来自美国马里兰血栓症Sinai 研究中心的Paul A Gurbel及其同事说:“因为缺血性事件受到血小板介导事件的强烈影响,所以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即使是应用了抗血小板药物,与没有发生这些事件的患者相比,发生事件的患者会有更大的血小板反应性。”
在他们的研究中,该研究组采集了192例计划进行PCI患者的血样,应用光折射聚集度(LTA)测定腺苷二磷酸(ADP)诱发的血小板反应性,应用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凝强度(最大幅度,mm),并测定初始纤维蛋白形成的时间。
在PCI前后采集了血样,监测了随后6个月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情况。 在医生的指导下,所有患者在操作前后均接受了阿司匹林治疗,在PCI后给予氯吡格雷或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治疗。
Gurbel及其同事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报告说,总的来说,出院后6个月内有38例患者出现了44次缺血性事件。
与没有发生事件的患者相比,在发生事件的患者中,其治疗后的LTA和血凝强度最大幅度明显较高,两指标分别是63%与56%,74 mm与65 mm。
另外,与没有发生缺血性事件的患者相比,在发生事件的患者中,其初始纤维蛋白形成的时间明显较短,分别为4.3分钟和5.9分钟。
令人感兴趣的是,血凝强度的最大幅度升高是比LTA更强的事件预测因素,两指标的最大四分位数对应的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2%和58%。 体外血小板反应性升高和纤维蛋白快速形成是PCI后6个月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危险因素。
他们接着说:“尽管应用了环氧化酶和P2Y12抑制剂治疗,血凝强度是比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更强的预测因素,可能解释了事件的发生。” 该研究组说:“这些结果提示,需要在PCI中及PCI以后进行有效的凝血酶抑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