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ACC2009]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2009年会热点报道(下)
[2009/8/25 14:38:00]
 全文(共1页)

    、Heinz Nixdorf研究 德国Essen Duisberg大学医院心内科主任Raimand Erbel教授报告了Heinz Nixdof Recall (Heinz Nixdorf Risk Factors Evaluation of Coronary Calcium and Lifestyle) 研究的5年结果。在5年期间,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优于经典危险因素。 该前瞻性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对象为在Essen随机选取的4800多例无已知冠心病者,评价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征象。参与研究者的年龄45~75岁。使用电子束X线体层成像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Erbel指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有力预测因素,改进危险预测,优于传统危险因素,在男性比在女性更可靠,可用于对ATP III中度危险人群重新评估分层,但不宜用于ATP III的低危人群。

    、HIF-1a不缓解外周动脉疾病 使用低氧诱导的因子-1(HIF-1)对外周血管疾病和间歇跛行患者的治疗无效。 美国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血管中心主任Mark Greager教授组织的研究入组两下肢有动脉粥样硬化和间歇跛行的患者289例。患者被随机分组分别接受3种不同剂量之一的HIF-1a或盐水安慰剂,在每侧下肢的股肌和腓肠肌注射20次。入组患者平均年龄67岁,基线平均踝臂指数0.60。 肌肉内注射HIF-1a未改善峰行走时间、间歇跛行发生时间、踝臂指数或行走距离。 

    十一、核素显像检查的不恰当使用 芝加哥的SPECT研究者指出,核素显像检查可减少12%,通过使用简单的方法和自动化诊断系统,可使心脏影像检查减少90%。 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ACCF)与其他相关学会联合推出了影像诊断技术适宜使用标准。 SPECT Pilot研究基于6351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检查的66%为适宜的,13%为非适宜,14%不明确。适应证选择不当主要是在低危人群进行的检查,占所有检查的9%。 

    十二、压力感受器调节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据两项非随机性研究的中期结果,使用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可植入性脉冲发生器(Rheos Hypertension System)长期治疗2年,使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明显下降。该器具借鉴起搏器的工程原理,但刺激部位不是心脏,而是颈动脉窦。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Marcos Rothstein用该方法治疗60例慢性难治性高血压患者,2年治疗后53例患者的收缩压平均下降20 mm Hg,26%的患者收缩压降至140 mm Hg以下。 

    十三、去神经化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澳大利亚墨尔本Monash大学治疗学心血管研究教育中心主任Henry Krum教授报告了“Catheter-based Renal Denervation Reduces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的初步研究结果。导管引导的射频消融肾交感神经在这些经充分药物治疗后血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产生了显著持续的降压效果。 研究对象为45例至少接受3种抗高血压药物(其中之一为利尿剂)后收缩压≥160 mm Hg的患者。导管经股动脉送入肾动脉,用射频信号消融交感神经。治疗前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中位数为5种,平均基线诊室血压177/101 mm Hg。肾交感神经去除后1、3、6和12个月时血压分别下降14/10、21/10、22/11和27/17 mm Hg。重要的是,12个月后降压效果持续存在。
入组的患者均较年轻,50余岁,多种降压药物合用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研发中的器械可能辅助药物,更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这些患者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十四、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心力衰竭 迷走神经刺激仪的主要研究者意大利Pavia Policlico San Matteo心脏强化监护室Gaetano Ferrari教授报告,multi-European试验中入选的32例心力衰竭患者经迷走神经刺激治疗,主观疗效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生活质量和NYHA分级)以及客观疗效指标(例如盲法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从22.5%升至26.6%。半数患者NYHA至少下降一级,6分钟步行距离从410米增至471米。生活质量评估用Minnes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问卷自我打分有显著改善(从48至32)。 入组的患者为NYHA II~III 级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Ferrari教授认为有存活心肌的NYHA III级患者可能获益最大,糖尿病患者可能获益不大。
Ferrari教授指出,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抑制剂。虽然双室起搏也有益于这些患者,但仍有1/3患者疗效不佳。 研究者20年前在清醒动物刺激迷走神经显著减少心肌梗死后猝死。另一项动物实验显示慢性迷走刺激显著改善左室功能和存活率。 Sabbah教授评论说,心力衰竭时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异常,经神经刺激有助于恢复自主神经活性的平衡。现有资料表明,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刺激迷走神经可行而安全,可能会有益。 

    十五、聚合物凝胶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BL-1040为低黏度多聚体的名称。将这种凝胶经冠状动脉注入到心肌梗死后受损心肌局部。 以色列特拉维夫Neufield心脏研究所所长Janathan Leor教授报告的“BL-1040 Myocardial Implant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实验的中期结果分析显示这一治疗方法安全可行。
治疗90天时,左室射血分数从基线的47%升至49%,左室舒张容量从132 ml减至122 ml,左室收缩期容量67 ml减至62 ml,ProBNP从830 pg/ml降至480 pg/ml。该研究结果提示导管为介导的非细胞性方法可促进梗死稳定,修复和预防梗死后远期的左室重构。这不是心肌再生,而仅是缩小心肌瘢痕。 Sabbah教授点评说,美国每年大约250 000例患者死于心力衰竭。尽管已有的相对疗效较好的治疗药物,我们远未征服这一临床问题。
在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某些特定患者群,这一新的方法可能有附加效果。近年来,很少有治疗心力衰竭的新药出现。 

    十六、Micro VAD SynergyTM Pocket Micro-pump 重25克,AA电池样体积可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部分支持,每分大约泵2.8升,而提供充分支持的心脏辅助装量每分输出量为5~8升。 该装置的主要研发者Daniel Burkhoff报告的“First Proof of Long-Term Hemodynamic Benefits of Partial Ventricular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研究表明,该装置植入后3个月,16例患者中的13例存活。平均动脉压从70 mm Hg升至80 mm Hg,心脏指数从2.1升至2.9,肺毛压从30降至16。 

    十七、NAPLES II 试验 NAPLES II (Novel Approach for Preventing or Limiting Events)试验结果显示,PCI前24小时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可减少PCI后非Q波心肌梗死。 计划行择期PCI,事先未服用他汀的668例患者被随机接受阿托伐他汀80 mg或不服用他汀。主要终点为围手术期非Q波心肌梗死,通过评价PCI前和PCI后6和12小时的CK-MB和肌钙蛋白I诊断。 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定义为单一的CK-MB水平升高大于正常上限3倍或伴有胸痛或ST段/T波异常。即使PCI操作完全成功,高达30%的患者会有PCI后的肌钙蛋白和CK-MB升高。这种升高伴有PCI后预后不良。 已有研究资料支持PCI前1周使用他汀可预防PCI后的CK-MB和肌钙蛋白升高。NAPLES I 试验已显示,PCI前至少7天用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可使周手术期心肌梗死明显减少。 NAPLES II 试验中,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在阿托伐他汀组为9.5%;安慰剂组为15.8%;肌钙蛋白升至正常上限发生率在阿托伐他汀组为26.6%;安慰剂组为39.1%。 这一研究所见提示他汀可预防围手术期心肌坏死。PCI前24小时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效果的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为降脂以外的多效性,可能涉及抗炎和抗血栓作用。 

    十八、ARMYDA-RECAPTURE研究 另一个阿托伐他汀试验ARMYDA(Artorvastatin for Reduc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during Angioplasty)- RECAPTURE试验的结果显示,在长期使用他汀的基础上,再次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负荷伴有PCI后的临床预后改善。 该研究对象为352例稳定性心绞痛(54%的患者)或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占46%)。患者平时均长期服用他汀,被随机分别接受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再负荷或安慰剂。主要终点为MACE(30天的心脏性死亡,心肌梗死或非计划的血运重建)。结果显示,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加上PCI前12小时阿托伐他汀40 mg使30天的MACE相对危险减少48%。 主要研究者意大利罗马大学心内科Germano Disciascio教授(1990年第一届长城会介入心脏病学培训课程主席)报告,强化他汀负荷在使MACE相对危险减少48%的同时,显著减少围手术期CK-MB升高(13%比23%)和肌钙蛋白升高(36%比47%)。 这一发现可能改变目前的临床实践,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适用于事先未用他汀或事先已用他汀的所有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作用机制可能为降脂以外的他汀多效性。 

    十九、TEVAR试验 对比胸腔血管内主动脉修复(TEVAR)和开胸手术治疗胸主动脉疾病的荟萃回归分析研究,对象为包括5888例患者的42项临床研究。 分析发现,30天的总死亡率在TEVAR组为6%,显著低于开胸手术组的15%,但2~3年后的远期死亡率两组相似。分析还发现,与开胸手术对比,TEVAR还减少截瘫、脑卒中、术后肾功能不全和输血,并缩短住院天数。目前尚无前瞻随机临床试验对比这两种治疗方式。 主要研究者加拿大London的Western Ontario大学麻醉和围手术医学科Davy Chen教授指出,现有资料使我们很受鼓舞,日益增多的数据显示TEVAR确实有益于患者,但我们尚无证实存活率远期获益之证据。 

    二十、ABOARD试验 ABORRD(Angioplasty t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