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包括108例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房颤的消融治疗,结合两种不同经皮导管消融方法优于单独应用其中任何单一方法。
Dr. Atul Verma在心脏节律学会年度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到,对于“高负荷”的阵发性房颤(在过去的6个月内至少发生过4次房颤事件,并且其中至少2次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或持续性房颤患者,在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利用复杂碎裂电位进行消融可显著预防房颤事件再发,效果优于其中的任何单一方法。
Dr. Verma是加拿大安大略省Southlake地区医疗中心心脏电生理专家。他补充到,这种结合不同方法的消融治疗较单一方法消融治疗可以显著减少重复操作的需求。
Dr. David J. Wilbur是Loyola大学心血管研究所主任。他评论说:“我发现证据是令人信服的,我已经在使用这种双重结合方法。”这些结果提供了新的证据,说明这种治疗方法对持续性房颤可获得最佳效果,并且这是第一次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效果报告。
The Substrate Versus Trigger Ablation for Reduc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STAR-AF)研究开始于2006年8月,在加拿大和欧洲的8个医疗中心入选患者。受试者均患有持续性房颤,或者按照新的分类被称为“高负荷”阵发性房颤,后者的定义是在过去的6个月内至少发生过4次房颤事件,并且其中的至少2次事件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持续性房颤至少持续7天,但不到1年,并且需要依靠心脏复律来终止发作。所有患者经至少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
1/3的入选患者患有持续性房颤,所有患者的房颤平均病程大约为7年。3/4的患者是男性,他们平均经1.4种药物治疗失败。没有统计消融术后最初3个月内的房颤再发事件,在这期间患者可以进行再次治疗,接受他们初始的治疗方法。在消融术后最初3个月内患者也可以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这项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消融术后第一年内无房颤再发的患者百分比。在接受这两种操作的34例患者中,大约75%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该比例明显高于32例只接受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患者组(约45%),也显著高于34例接受复杂碎裂电位图和消融治疗的患者组(45%)。
在对房颤再发、房扑或房性心动过速事件的分析中,在每一亚组也得到相似的无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
另一项分析调查为初始治疗后一年无房颤事件发生的患者百分比,如果需要,这些患者可以接受第二种治疗。结果显示,无房颤发生率再次明显支持这种双重结合方法,其中大约90%的患者没有发生房颤。接受两次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患者组为70%的无房颤发生率,而接受复杂碎裂电位图和消融治疗的患者组仅有40%的无房颤再发率。
两种方法结合治疗组需要再次操作的患者百分比只有15%,而接受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患者组和接受复杂碎裂电位图及消融治疗患者组分别为31%和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