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OCC2009]重视影像学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2009/6/1 15:43:00]
 全文(共1页)

    诊断是治疗的基础,重视诊断,全面、准确的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阶段能够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去年九月份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年会(ESC)特别强调了心血管病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我国临床医生需与时俱进,适时地更新概念,对日新月异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应有充分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可喜的是在在本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已经将心血管病影像学提高到重要日程上。事实上,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日趋普及,客观上需要人们更加理性的选择适应症,影像学检查无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所谓介入当随“影”动。

    常规的“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三结合为心脏病最基本的检查方法。X线胸片“心肺兼顾”, 尤其是对肺循环的判断,它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分流量的判断,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肺淤血和肺动脉瓣狭窄的肺血少等程度的判断以及术后随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超声心动图实时快捷,不受心率和心律限制,是心脏疾患首选的一线检查方法。不仅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二尖瓣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介入适应症的筛查以及随访中发挥作用,而且在指导房间隔封堵术和早期探查并发症(如心包填塞)等价值更大。

    虽然X线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已十分成熟,但毕竟系有创性检查,并且有一定的风险和X线辐射损害,在过去的近年里存在着过度滥用趋势,为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近年来迅猛崛起的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如能合理应用,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创性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也易于接受。

    CT冠状动脉成像可多视角观察冠状动脉的起源和走行途径,显示管腔及管壁结构。最近发表在《Heart》上的Meta分析显示CTCA探测冠状动脉狭窄病人(n=1286,狭窄50%)的敏感性99%、特异性89%、阳性预测值93%、阴性预测值100%;探测冠状动脉狭窄节段(n=14199)的敏感性90%、特异性97%、阳性预测值76%、阴性预测值99%。CTCA这种几乎达到100%的阴性预测值(病人和节段)以及对病人的高度敏感性,其重要临床价值在于能够排除冠心病,减少有创性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与CT比较,MRI具有无辐射、任意角度成像以及动态观察心脏运动的特点。虽然MRI在冠状动脉成像上仍不及CT,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则是无创性检查的“金标准”。MRI不仅能够直接显示心内结构及其毗邻组织,而且可全面显示心脏瓣膜和室壁运动。此外MRI对比剂延迟增强扫描还能够准确的区分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透壁性心肌梗死。鉴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特别是 18F-FDG PET显像能够识别存活心肌,因此两者的结合不仅充分体现了影像学优化组合的优势,而且能够从不同角度指导冠心病治疗。

    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大血管病诊断和介入治疗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大血管病主要是指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及主动脉瘤等, CTA和MRA已经基本取代常规心血管造影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后者一般仅在实施介入治疗中应用。外周血管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及其它病因所致的头臂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阻塞性改变,CTA和MRA不仅能够全面显示管腔狭窄或扩张,而且能够显示管壁结构。近年来,随着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瓣膜植入术逐步开展,MRI大视野以及兼功能评价为一体的特点,在其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中亦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认识心血管病影像学能够更有效的指导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充分的了解所实施对象完整的影像学知识,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盲目性。因此掌握好影像学知识如同在陌生的地区手握地图一样能够顺利的到达目的地;或者说如同拥有一掌指路明灯,是作为大师级的介入医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