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I是循证依据最为充分的PCI作为首选治疗手段的冠心病临床领域。无论是欧美PCI指南,还是我国PCI指南,均将直接PCI作为Ⅰ/A类指征推荐。荟萃分析23个比较直接PCI与溶栓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直接PCI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再梗塞和脑卒中发生率。术后的较低的TIMI血流分级预示了远期死亡率较高。联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溶栓或PCI治疗均有益。
从进门到球囊扩张(DtoB)时间是发挥直接PCI优势的关键,应尽量缩短DtoB时间。对发病3h内的患者而言,DtoB时间在2h内或2h以上远期心性死亡率有显著差别。而对发病3h以上的患者,差别并不显著。对Killip3/4级、年龄>70岁或前壁心梗等高危患者而言,DtoB时间对远期心性死亡率的影响尤其显著。有研究将62min作为直接PCI时间延迟的临界点,DtoB时间超过该临界时间每10min,则直接PCI相对溶栓降低死亡率的绝对优势降低1%。还有研究提示直接PCI允许的最大时间延迟(DtoB-DtoN)为114min,超过该时限则溶栓的得益更大。目前指南将DtoB时间90min作为直接PCI的目标。
指南将发病12h作为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口,超过该时间则不主张行再灌注治疗,除非有明确的缺血依据或血流动力学、心电不稳定。但对发病超过12h的患者而言,也有临床依据提示施行PCI仍有获益。BRAVE-2研究显示发病12h-48h无心绞痛患者施行PCI能显著降低心肌坏死范围,尽管对30d的硬终点事件(死亡/MI/卒中)无影响。在急性STEMI发病3d-28d对闭塞血管行PCI的OAT研究显示,相对于保守治疗,PCI对术后4年的死亡率、再次MI、严重心衰等事件无显著降低,但能显著改善术后初期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少血管重建需要。SWISSI Ⅱ研究对201例STEMI发病3月内但有明确心肌缺血、造照影证实1-2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比较PCI与药物治疗的疗效,随访10.2年,显示PCI显著死亡/MI/血管重建,并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左室射血分数。
DES与BMS在STEMI病人中的应用比较,目前共有9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荟萃分析显示,DES在AMI中仍然能显著降低再狭窄及TLR;至于令人担心的支架血栓问题,8-12月的随访显示与BMS相比无显著差异;死亡及再梗塞也无显著差异。但大规模注册研究显示STEMI是DES支架内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原因可能与STEMI时血管闭塞、应激、血栓负荷较重,造成DES早期或晚期贴壁不良有关。
远端血管保护装置或血栓抽吸碎栓装置在STEMI的随机对照研究共有21项。荟萃分析显示装置对术后恢复TIMI血流和心肌灌注显影及减少远端栓塞有益,但未能证实能降低心梗范围及死亡率。但最近公布的TAPAS研究显示抽吸装置除明确证实改善心肌灌注显影及促进ST段恢复外,对术后30d死亡率的降低也接近显著水平(2.1% 对 4.0%,P=0.07),对术后1年死亡率的降低达到统计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