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外周和腔内血管治疗分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郭伟教授就主动脉的腔内修复技术发表了精彩演讲。郭教授指出,近十几年来,主动脉瘤和夹层的腔内修复技术发展历程波澜壮阔,新发现、新产品、新技术日新月异。若从起点望眼今天的主动脉腔内修复世界,许多创新已令人难以置信。
1991年, Parodi第一次报道这种技术时,那时的器材是直筒状人造血管两端缝上Palmaz支架。这种产品即使放在最简单的腹主动脉瘤腔内也难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但其巨大价值在于创新。很快,分叉状支架型血管设计出来,至少适用于更多解剖学形态的腹主动脉瘤。接下来,新的分叉产品不断被研发出来,通过临床验证,一些不良设计又逐步被淘汰。随着时间的延长,临床经验得到积累,产品得到时间的检验,循证医学证据逐步得到充实。不仅是腹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也逐步成为腔内修复技术的靶标,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直至现在,人们也没有停止对产品、技术层面上的研发脚步,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但在2000年左右,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的推进困难重重。这种困难主要来自于如何通过腔内技术重建主动脉的分支血管而不是封闭它们。尤其是近端瘤颈很短的肾下腹主动脉瘤和广泛的胸腹主动脉瘤,因为重要的分支血管临近动脉瘤或直接起源于瘤体,常规的器材和技术显然难以成功。于是陆续出现了“杂交手术(Hybrid operation)”、“开窗支架型血管(Fenestrated stent-grafts)”和“多分支支架型血管(Multiple side branch stent-grafts)”,这些均是为了既能将瘤体隔绝,又能保留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对脏器的供血。腔内重建内脏动脉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经验。尽管这些技术仍然面临挑战,但正逐步走向成熟。
郭教授对为何主动脉弓病变将成为腔内修复技术发展的新纪元作出了解释,指出这个部位的特殊性、复杂性对腔内技术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逾越这一困难将使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主动脉弓区域狭小,三维弯曲且大脑是其弓上分支的主要靶器官。尽管腔内修复同样面临腔内重建分支血管问题,但该部位比内脏动脉区域更加复杂。因其空间解剖结构使“开窗”、“分支”产品的设计和使用非常困难且风险大。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05年提出“模块支架型血管”的设计理念(图1),使用时分别经头臂动脉和股动脉输送,三部分在主动脉弓部位对接,完成主动脉弓的腔内重建;2007年完成了“模块支架型血管重建主动脉弓”的动物实验;2008年通过CT技术完成“中国人主动脉弓解剖形态学调查”;目前已完成产品和输送系统的试生产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新思路、新技术、新需求必将催生新的产品。只有合理的产品问世才能使主动脉弓部病变腔内治疗变的更加合理与安全,而这些应当作为未来重点研究工作之一。
图1:“模块支架型血管”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