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 2009大会首日的“介入药物学和心血管预防”会场上,多位国内心血管界知名教授分别从炎症、钙化、影像、血栓和内皮功能等方面探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李建军教授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生物学”这一分会场的策划人,成功组织了一系列精彩报告,并从炎症与抗炎的角度,重新解读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
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参与因素,贯穿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至终结。炎症既是斑块不稳定和临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特点和核心机制,也是复发心血管事件的温床,同时可能是支架内再狭窄及药物撤除后心血管事件增加的重要机制。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均通过促炎机制导致疾病发生,因此炎症是未来心血管疾病积极干预的靶点。他汀类药物是今年来研究较多的抗炎药物之一,其在心血管事件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试验证实他汀可导致炎症因子(如CRP)水平下降,并能增强机体抗炎因子(如白介素10)的水平,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近年的研究热点,长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陶军教授就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检测与干预做了精彩报告。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损伤因素增加和修复能力下降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内皮细胞膜表面脱落下来的微小囊泡,即内皮微颗粒,是内皮损伤的重要标记物之一。研究发现随血压升高内皮微颗粒增加,心力衰竭患者中同样观察到内皮微颗粒增加,并且内皮微颗粒可能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在干预方面,目前的研究发现运动、他汀类药物、抗炎治疗等均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正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红教授所说,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全身性的、从儿童期开始伴随一生的病理变化,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我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将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