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循环》:近年来射频消融术在国内各各中心开展的非常火热,您认为射频消融术的优势是什么,存在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其发展前景如何?
邓华教授:射频消融的技术在医学领域里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治疗手段,代表了当今医学的治疗水平,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内涵,人们希望它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从早期较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到室性心动过速,国内外较大的医疗中心,都开展了射频消融治疗,并且确实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虽然射频消融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但不能认为其“包治百病”。
射频消融技术在传统的电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要掌握好这项技术需要坚实的基础。否则治疗就可能达不到所要的效果,甚至出现并发症而得不偿失。国内一些大医院有较好的电生理基础,但仍迫切需要很多医生进行系统的电生理培训,否则逐步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狭小。对人才的基础培养,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参与进来。技术培训可能面临的条件更为坚难一些,因其毕竟不是需要单一课本上的知识,而更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国内目前有20位左右的专家团队,这些专家做房颤从开始到现在已有10年之久,目前已经达到了比较理想的高度。面对广泛的患者群体,有些专家希望在1年之内能够独立开展某项技术,实际上这在国内外均是一项难题。
室性心律失常几乎占了心律失常的半壁江山,导管射频消融针对的是部分患者,相关培训只能指明简单的方向,但其中的操作里面还有很多的内容需要学习。目前从国内来看,对解决室性或者室上性的心律失常消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信会取得较大进展。我个人的观点是解决问题不是靠一种措施,射频消融本身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与药物的综合应用。
《国际循环》:房颤消融术后折返性房速的主要电生理机制是什么?导管消融治疗策略有哪些?术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邓华教授:众多专家认为房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平台,而后会过渡到一个后房颤消融时代。以前关注的是如何消融房颤,如何掌握该项技术,在很多地方对上述问题已经取得了共识,但目前消融之后带来的问题成为新的关注关注点。今年美国HRS年会的热点之一就是消融术后的房性心律失常机制,关注更多的是折返机制,并以大折返为主。大折返可能是患者原来就有或基础心脏病变的问题,但是更多的可能与消融有关。这与消融的术式和设计有密切关系,也可能是某些区域的消融不完整所致的房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这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可能更严重。尽管从房颤消融机制来看,从房颤转为房速或房扑是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临床结果无差别,有时会更严重。因此目前更多的研究关注如何同时解决房颤及消融后心律失常,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出现,大多提示折返和大折返,容易发生大折返的区域已经明确,如何识别大折返,包括电激动标测等的应用均可反映。如果认识到这些机制,下一步就容易“对症下药”了。
《国际循环》:药物治疗房颤是否有新的进展?
邓华教授:药物对心律失常的研究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过,只是苦于没找到更理想更适合的药物,前些年曾经开发了某些给予过很高希望的药物,但是最终的临床试验结果并未给人带来更多惊喜。所以药物的研发目前还处在平台期,但我个人认为这并不代表没有希望,总有一天药物治疗也会取得突破。 国内现在的药物其实并无多大改变,以预防性的药物居多,但是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确切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善症状的同时也会带来其他影响,不是普遍适用的,而是需要专业医生严格掌握适应证,有把握地应用。常用的药物包括ⅠC类的普罗帕酮、Ⅲ类的胺碘酮、索他洛尔等可以用于房颤、房扑的转复,在现有的药物应用方面效果较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目前还是缺乏一类代表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