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关键词
首页>>正文

[OCC2008]单纯性夜间高血压—来自景宁人群的研究
[2008/5/30 16:20:00]
 全文(共1页)



今天是第二届东方心血管会议正式开始的第一天,第三份会场-高血压论坛整个会场爆满,气氛热烈,很受欢迎。来此上海高血压研究所的李燕博士为我们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演讲— “单纯性夜间高血压—来自景宁人群的研究”。我们来分享一下其中的精彩内容。

众所周知,人体的血压具有夜低昼高的生理节律.随着24小时ABPM的运用,人们发现人体血压昼夜节律的破坏与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有密切联系。近年来,多个前瞻性人群研究发现夜间non-dipping血压型(夜间血压下降<10%)与左室肥厚与重构有关,且更易发生脑、肾和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并可能是心血管危险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燕博士通过分析多个不同种族血压正常的人群中发现,中国人群即使血压正常,但夜间血压降低水平仍较其他种族人群低,提示中国人群夜间血压水平偏高。首次提出了单纯性夜间高血压的概念。

单纯性夜间高血压(Isolated Nocturnal  Hypertension)是指夜间血压³120/70mmHg,然而白天血压正常的一类隐匿性高血压,目前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病率在各个种族间略有差异。对国际合作数据库分析后显示,中国、日本和南非黑人单纯夜间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10%,较欧洲人的约7%高。

李燕博士选取了677名中国浙江省景宁自然人群(53.6%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7.6岁)单纯夜间高血压(≥120/70mmHg, 22:00~04:00)患病率为10.9%。与动态血压完全正常者相比,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年龄较大,饮酒比例较高,夜间心率更快,血清胆固醇及血糖都较高。与昼夜高血压和单纯白天高血压患者相似,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数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 141 vs 135%; 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 0.40 vs 0.35 units; 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16.2 vs 14.6 m/s)。对来源于5个村的43名患者随访5年,其中重复进行ABPM的30名患者中,33.3%仍为单纯夜间高血压,33.3%进展为日间高血压,6.6%进展为持续性高血压,26.7%转变为正常。

李燕博士总结说单纯性夜间高血压在中国的发病率是10%,可能是高血压的一种早期阶段。这类高血压已经可造成靶器官的损害,导致血管弹性降低,但不易为常规检查手段发现,需要重复进行ABPM检查才能明确。关于它的机制,与预后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来证明。

 





更多热点
更多   心血管   相关搜索
声明:登陆《国际循环》手机网不收业务信息费,只产生运营商收取的上网流量费。
返回顶端| About Us | 客服中心 |收藏本站
WapURL手机网址(wap.icircula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