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决定组建“结构性心脏病”学组,这对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血管结构异常、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疾患等等;其中既包括先天性也包括获得性;既有诊断也包括治疗,特别是介入治疗。学组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术活动,全面开展学术交流,介绍国内、外有关结构性心脏病学最新进展,推动我国心脏病学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要以多种形式开展学术活动,包括各种类型学术会议、专题沙龙、专题讲座,并借助电子媒体、报刊杂志等加强同行间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同行间友谊。
随着社会前进、经济发展,疾病谱在变化。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种心血管病都占有相当数量,需要我们给予全面关注。半个世纪前风心病发病率很高,占住院心血管病人约40%~50%。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BPMV)是姑息性治疗二尖瓣狭窄有效方法,国产球囊导管的开发,对技术推广、受益人群增加,意义重大。根据陈纪言的一组PBMV术后10年随访,无心脏事件存活率为74%,二尖瓣再狭窄率为32%。少创、不用抗凝,完全可以和手术相媲美。但是目前由于多种原因,该项技术在萎缩。事实是我国仍有约250万风心病人,如四川、山东、广西、湖南、江西等仍是高发区,特别是农村。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二尖瓣狭窄,PBMV应是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风心病年龄谱正在发生改变,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增加,年轻患者在减少,我们应该对PBMV的适应证有新的认识。
先天性心脏病人目前我国有约250万,每年新增12-15万。其中约10万患儿需要手术治疗。每年手术量只在5万例左右。20年前开展的先心病介入治疗,21世纪初开发了国产器械,使技术推广飞速发展,受益人群增加,目前每年可以完成2万例。对PS,ASD,PDA等的介入治疗已经趋于成熟,成功率达到97%。而对VSD介入治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晚期随访曝露出的问题: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三尖瓣损伤等,说明在封堵伞、操作技术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应该谨慎开展。近年来,心脏外科医生移植了该项技术,发展了“镶嵌治疗”(Hybrid Technique), 扩大适应证,提高了治疗效果,是有希望的新课题。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已成功开展介入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发病率约0.2%,估计我国约有1百万患者,由于猝死发生率高,而引起关注。介入治疗是通过靶冠状动脉注入无水酒精消融肥厚心肌,减少梗阻,预防猝死发生。目前全世界已报告约5000例。我国约有30家医学中心开展约500例。根据李占全的报告77%患者取得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是对有严重症状肥厚性心肌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手术高危的患者。但是,消融治疗尚存在严重并发症,如发生心律失常约占50%,其中5-11%患者由于高度-完全性AVB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消融治疗操作可控性差,效果不确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方法与器械有待进一步改进。
当前由于对结构性心脏病概念理解尚不一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加以丰富。这是具有广泛拓展前途的领域,值得我们关注。相信,“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的建立,将对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结构性心脏病”学组2008年开展一下几项工作:
1,制定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指南。瓣膜病介入治疗指南。
2,支持国家“心血管介入”医师、单位准入制。
3,支持完成”11-5”课题:先心病、瓣膜病介入治疗规范化、病例登记与长期随访评价。
4,组织好学术会议:“先心病沙龙”,“结构性心脏病诊断与介入治疗研讨会”
5,做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支持、参与“爱心工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