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而引发的“现代文明病”应运而生,且愈“演”愈烈,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
心血管疾病现状令人堪忧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在2000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的1/3,其中有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国家;到2020年,预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50%,将达到2500万人,其中有76%分布在低中等收入国家。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300万,以时间计算,每13秒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亡羊补牢不如事先防范
虽然中国面临心血管疾病的形势严峻,但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目前有非常充分的证据和手段能够预防这类疾病。2004年公布的一项重要国际研究表明,90%的心肌梗死可被9项传统因素预测。这9项可预测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少运动、饮食缺乏蔬菜和水果、紧张、长期坚持少量饮酒有益于健康,但是大量饮酒会有危害。如果我们真正能够抓住这些在身边的9个因素,中国人65岁前远离心肌梗死并非梦想。因此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治,但关键在于预防。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由于措施得力,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就是因为强调了预防。然而,在过去15年里,中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的人数增长了150%,主要就是忽视了预防。
转变观念 防重于治
一级预防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负担的关键措施,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改善高危因素,可使全球卒中发生率减少85%,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减少75%。美国近30年来人均寿命延长6年,3.9年归因于心血管病的有效预防。无论是从防治效果还是经济学角度,一级预防都有事半功倍的功效。而美国国立预防措施工作组(NCPP)2007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如90%的人群接受吸烟筛查和咨询,美国每年将获益130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每年将避免42 000例死亡;如50%的合适人群(男性≥40岁,女性≥50岁)使用阿司匹林,美国每年将获益59万QALY;如果90%的适合使用阿司匹林人群能坚持每日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每年将避免45 000例死亡,而目前该人群实际应用阿司匹林的比例还不到一半。且上述措施的成本低于1万美元/QALY,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如果医师是在等患者出现症状之后再去进行治疗,那么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在见到我们之前就已经发生很严重的临床事件,甚至是已经死亡。因此,心脏病的防治必须从干预转向预防。
阿司匹林药物预防有效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饮酒)和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有效方法,而应用阿司匹林是药物预防的基石。2006年NCPP对美国临床预防措施进行获益和经济效益学的评估,结果发现阿司匹林 (男性≥40岁,女性≥50岁)、儿童免疫接种、吸烟筛查及戒烟是疗效和经济效益最佳的3种预防措施,明显高于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的筛查。
阿司匹林不仅是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和急性期治疗的基本药物,同时也是惟一被指南推荐用于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对于心血管风险中高危人群,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 mg可使冠心病风险下降约1/3,脑卒中风险下降约1/4。
关爱健康 从心开始
心血管医师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医师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中坚力量,但中国医师自身的健康如何?我们启动的China CARE研究,不仅使中国的心血管内科医师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同时加强其对心血管风险评估的了解,并使阿司匹林这一一级预防的基本手段让更多的中国人获益。